[发明专利]一种饮用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1025.X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6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苗君莅;刘佳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蔡仲德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 常温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用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浓缩乳、蔗糖、乳蛋白粉、果胶、增稠剂、发酵剂、水;制备方法:原料乳经反渗透RO膜浓缩得浓缩乳;将浓缩乳杀菌、冷却加入乳蛋白粉、部分蔗糖得混合基料;将混合基料均质、杀菌,冷却至发酵温度得发酵基质;在发酵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发酵得酸奶基料;将反渗透RO膜截流得到的水加热,并加入果胶、增稠剂、剩余蔗糖得混合液;经高速剪切搅拌处理、杀菌,并冷却得果胶溶液;将所得酸奶基料与所得果胶溶液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得饮用型常温酸奶基料,并将其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得饮用型常温酸奶。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使常温饮用型酸奶提高了蛋白含量的同时,减少了稳定剂数量,口感清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奶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用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温酸奶历经从无到有,市场规模保持逐年高增长,相较于低温酸奶,具有贮藏、保质期长、营养丰富等特点;随着常温酸奶销量的迅猛增长,各大品牌推出了各种包装形式,从杯装到瓶装。
目前,塑瓶包装的常温酸奶被称为饮用型,由于常温酸奶需要常温存放至少3~6个月,酸奶的粘度都偏高,口感并不清爽,饮用完毕后酸奶挂壁也比较严重;为了满足长期存放的体系稳定性,常温酸奶中添加了较低温酸奶更多的稳定剂,并且产品含有的牛乳蛋白数值并不高,其营养价值较蛋白质较高的乳品并没有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饮用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克服现有饮用型常温酸奶口感粘稠、不清爽,稳定剂较多的问题,生产出一种体系稳定且口感清爽、蛋白含量较高、稳定剂较少的饮用型常温酸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具体地,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饮用型常温酸奶的制备方法,所述饮用型常温酸奶的原料包括:浓缩乳73%~74.88%、蔗糖6%~9%、乳蛋白粉0.9%~2.1%、果胶0.3%~0.45%、增稠剂0.01%~0.5%、发酵剂0.02%~0.1%,水16.2%~16.69%,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2~10℃的原料乳经反渗透RO膜浓缩后,得到浓缩乳,且所述浓缩乳:水=8:2;
②、将步骤①所得浓缩乳经135~139℃、4~6s杀菌处理,待其冷却至40~50℃后加入乳蛋白粉、部分蔗糖,并混合15~30min,得到混合基料;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基料经均质、杀菌,冷却至发酵温度时,得到发酵基质;
④、在步骤③所得发酵基质冷却至39~43℃时,加入发酵剂保温发酵,得酸奶基料;
⑤、将步骤①中反渗透RO膜截流得到的水加热至75~85℃,并加入果胶、增稠剂、剩余蔗糖,得到混合液;并将所述混合液进行高速剪切搅拌10~20min,得到果胶混合液;
⑥、将步骤⑤所得果胶混合液经95~121℃、15~300s杀菌处理,并冷却至38~43℃,得果胶溶液;
⑦、将步骤④所得酸奶基料与步骤⑥所得果胶溶液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得到饮用型常温酸奶基料;
⑧、将步骤⑦配制的饮用型常温酸奶基料进行均质、杀菌,冷却至30~35℃灌装,即得所述饮用型常温酸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浓缩乳是符合GB-1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要求的原料乳,经反渗透RO膜过滤后,得到浓缩乳和水的比例为8:2;本申请采用两种稳定剂,在限定其添加量较少的条件下,克服现有常温酸奶使用多种稳定剂的问题;由于所得饮用型常温酸奶粘度达到170~270mPa.s,故所得饮用型常温酸奶具有高蛋白、低粘度、口感清爽、体系稳定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步骤①中,所述反渗透RO膜的膜压力20bar,膜孔径1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