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铣钻机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1451.3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可琴;王建;朱长伟;王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铁科创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B3/02;E21B7/02;E21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钻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铣钻机及其工作方法,该铣钻机包括可移动的机体,还包括大臂、摆臂油缸、铣钻组件和姿态调整油缸,所述大臂可转动连接在机体前端,所述摆臂油缸底端与机体可转动连接,摆臂油缸输出端与大臂可转动连接,所述铣钻组件可转动连接在大臂前端,所述姿态调整油缸底端与大臂可转动连接,姿态调整油缸输出端与铣钻组件可转动连接。该铣钻机在铣钻时工作稳定性好,且采用液压驱动,动力强劲,铣钻效率高,可适用于大体积岩石的破碎铣钻工作,施工成本低,且施工环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石铣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铣钻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矿、隧道掘进、巷道施工等各种作业中,经常面对整面的岩石,由于要在山体内部进行掏空作业,由于没有相对于破碎方向的临空面,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通常的施工方法有炸药、锤击凿岩等,其中,炸药爆破的方式使用局限性较多,在诸多施工环境中均无法使用。而锤击凿岩法具有着效率低、噪音大、粉尘多的弊端,尤其是遇到坚硬岩石。
为此,可以采用先铣钻、再挤破的工艺,实现岩石造缝破碎,以克服上述问题。然而,目前缺乏运行稳定、效率高的铣钻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铣钻机及其工作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铣钻设备运行稳定差、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液压铣钻机,包括可移动的机体,还包括大臂、摆臂油缸、铣钻组件和姿态调整油缸,所述大臂可转动连接在机体前端,所述摆臂油缸底端与机体可转动连接,摆臂油缸输出端与大臂可转动连接,所述铣钻组件可转动连接在大臂前端,所述姿态调整油缸底端与大臂可转动连接,姿态调整油缸输出端与铣钻组件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体的底端设有履带轮,机体上设有用于提供液压动力源的液压系统。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转动连接均通过在轴座和转轴的配合结构实现。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铣钻组件由筒体、钻套、推进油缸、液压马达和铣钻头组成,所述筒体与大臂以及姿态调整油缸连接,筒体前端为开口,所述钻套活动设在筒体内部,所述推进油缸设在筒体内且推进油缸输出端与钻套连接,所述液压马达和铣钻头安装在钻套上,且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铣钻头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进油缸有若干根,且均匀分布在钻套的端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液压铣钻机的工作方法,步骤包括:
通过摆臂油缸的伸缩驱动,使大臂上下摆动,通过姿态调整油缸的伸缩驱动,使铣钻组件自身姿态倾角改变,使得铣钻组件恰好对准岩石面的待铣钻位置;
再通过推进油缸推动钻套沿筒体内部向前移动,使得铣钻头伸出筒体并贴合岩石面,接着通过液压马达带动铣钻头旋转,完成液压铣钻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铣钻机在铣钻时工作稳定性好,且采用液压驱动,动力强劲,铣钻效率高,可适用于大体积岩石的破碎铣钻工作,施工成本低,且施工环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铣钻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铣钻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大臂;3、摆臂油缸;4、铣钻组件;401、筒体;402、钻套;403、推进油缸;404、液压马达;405、铣钻头;5、姿态调整油缸;6、履带轮;7、液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铁科创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铁科创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