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富硒油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5542.4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富;黎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C21/00;C12P9/00;C12N1/20;C12N1/16;C12R1/07;C12R1/6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45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油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富含生物有机硒及其该生物有机硒用于生产富硒油茶的方法。本发明的富含生物有机硒是利用多次培养、分步接菌、两次发酵和逐级提纯的原理制备而得,该试剂采用树干注射法和叶面喷施法应用于田间,进行富硒油茶栽培生产管理,使生产出的油茶不仅达到富硒标准,且大大提高油茶中有机硒的含量,并实现油茶果增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领域,更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优质富硒油茶的生产方法,它适用于缺硒地区或富硒地区。
背景技术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贸易组织(WTO)先后宣布硒是人和动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把硒列为15种人类每日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建议每日补硒50-250微克。硒被科学家誉之为“主宰生命的元素”、“心脏守护神”、“神奇的护肝因子”及“人类抗癌之王”,硒可以影响甲状腺激素和药物代谢,影响体内血红素,具有保护视觉解毒,拮抗重金属毒性,增强免疫,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对抗病原的作用,硒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对防治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防止衰老具有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当人体缺硒时,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当人体硒过量时,易引发中毒。矿质元素硒在无机形态下人体内几乎不能吸收,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已转化的有机硒吸收利用。
硒在我国分布极不均衡,除为数不多的几个高硒区,如湖北恩施、陕西紫阳、江西宜春、广西巴马、江苏如皋、安徽石台、湖南桃源等,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72%)缺硒,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缺硒会产生克山病及大骨节病,缺硒严重可以危机生命,因此补硒刻不容缓。
近些年来,国内在茶叶、蔬菜、水果等植物品种中开展了富硒研发,并取得较好地研究成果,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茶油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大宗健康食用油品,油茶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均有种植,其中在柳州市三江县的油茶种植经营已经具有较悠久的历史。
三江县现有油茶种植面积61.7万亩,是广西地区最大的一个油茶种植县,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位列前茅,因此,油茶产业已经成为三江县的主导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县油茶发展迅速,已成为地方农业、农村主导产业之一。三江县富硒土壤面积占68%,土壤硒含量整体较高,对于发展富硒产业具有天然优势。但因油茶品种特性决定对硒的吸收利用率不高和硒元素与脂类物质的结合问题一直困扰三江县富硒油茶产业的发展。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都采用改善土壤中有机肥料的方法,增加硒元素的含量,但油茶树无法吸收硒,很难提高茶油中硒的含量,另外采用该法一般周期较长,从育苗开始,持续种植管理,因此对富硒油茶产业,亟待开发一种快速提升富硒的方法,提高硒的吸收利用率,为发展富硒油茶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提升油茶品质和增强市场竞争力,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促进三江县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长在富硒土壤地区或者缺硒地区的油茶不能天然达到富硒标准的缺陷,提供一种在富硒土壤及缺硒土壤地区,通过此方法的实施可以使富硒土壤或者缺硒土壤生产出真正的安全富硒油茶。油茶硒含量达标,使生产的富硒油茶符合2011-10-12国家发布的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的富硒液体食品标签≥0.075mg/㎏的标准。也可以达到广西地方标准《富硒农产品分类要求》(DB45/T1061-2014)规定的富硒油料类硒含量0.05-0.5mg/kg,且油茶有机硒含量达到95%以上,并且实现油茶果产量增加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未经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