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达托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5734.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咏群;黄锡伟;董海霞;胡铮;田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霉素 有关 物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达托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达托霉素有关物质进行定性检测,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包括:以镶嵌极性基团C18硅胶键合相为色谱柱;采用体积比为62~68:38~32的流动相A和流动相B为混合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所述流动相A为体积比为72~76:28~24的无水硫酸钠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所述流动相B为体积比为48~52:52~48的无水硫酸钠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在制备达托霉素或达托霉素制剂的过程中,对产生的杂质进行检测,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从而对达托霉素或达托霉素制剂产品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达托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达托霉素是一种由玫瑰孢链霉菌发酵产生的酸性酯肽类抗生素,分子式:C72H101N17O26,分子量:1620.68,其结构式为:
达托霉素是继万古霉素之后上市的新一代环脂肽类抗生素,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复杂皮肤感染、结构性皮肤感染、心脏感染和菌血症等。它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酶的生物合成过程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性质,以破坏后者的结构,使细菌细胞膜变得极其脆弱,而细胞膜内的胞浆等重要物质溶液泄露出来,从而达到杀菌目的。200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现如今销量稳定在八亿美元。目前,国内有一家进口和三家本土企业也已上市。
达托霉素为发酵半合成类新型抗生素,其化学结构复杂,并在发酵、纯化、生产和贮藏过程均会产生杂质,为了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对杂质必须能够有效分离并进行严格控制尤为重要。目前,现有文献中的有关物质方法不能有效分离内酯水解物、脱水达托霉素、β-异构体、杂质3(RRT0.95)、杂质4(RRT0.90)、杂质5(RRT1.07)和未知杂质RRT0.82等杂质,且使用的色谱柱phenomenex IB-SIL C8(250mm×4.6mm×5μm)对于分离主峰与主峰相邻峰的重现性效果不佳,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分离各杂质的检测方法,以对达托霉素产品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以确保该产品的质量可靠及用药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达托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达托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达托霉素有关物质进行定量检测,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包括:以镶嵌极性基团C18硅胶键合相为色谱柱;采用流动相A和流动相B为混合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其中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62~68:38~32;对于本发明而言,流动相A为无水硫酸钠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在流动相A中无水硫酸钠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72~76:28~24;流动相B也为无水硫酸钠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在流动相B中无水硫酸钠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48~52:52~48;流动相A和流动相B中采用的无水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02~0.03mol/L,以磷酸调节pH至3.2~3.6。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达托霉素原料药、达托霉素片剂、达托霉素粉针剂或达托霉素注射液中的达托霉素及有关物质。
在等度洗脱的过程中,供试品溶液的洗脱时间可以一般为120分钟,但是为了节约时间,对照品溶液的洗脱时间可以缩短至75分钟。
本发明以镶嵌极性基团C18硅胶键合相为色谱柱,在一种优选方案中,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Shield RP 18,进一步优选地,色谱柱的长度为250mm,直径为4.6mm,填料粒径为3.5μm。即,Waters XBridge Shield RP 18(4.6×250mm,3.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