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热塑性滚压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8536.4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6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纯;郝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0 | 分类号: | B29C70/5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张毅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汽车 塑性 成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热塑性滚压成型系统,包括第一上料滚筒(1)和第一薄膜上料滚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滚筒(1)右侧依次设有第二上料滚筒(2)右侧、和第三上料滚筒(3),所述第三上料滚筒(3)右侧设置有第一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4),且第一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4)右侧设置有第二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5),所述第二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5)右侧设置有第一分层挤压热滚动轴(6),且第一分层挤压热滚动轴(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加热树脂槽(7),所述第一分层挤压热滚动轴(6)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辊(8),且第一连接辊(8)右侧设置有第一纤维过滤网(9),所述第一纤维过滤网(9)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塑料挤压辊(10),所述第一塑料挤压辊(10)右侧设置有第二塑料挤压辊(11),且第二塑料挤压辊(11)右侧设置有第一转向轴(13),所述第一薄膜上料滚筒(12)位于第一转向轴(13)的上端,且第一转向轴(13)右侧设置有滚压系统(14),所述滚压系统(14)右侧设置有扫描打码装置(15),且扫描打码装置(15)右侧设置有冷却装置(16),所述冷却装置(16)右侧设置有牵引装置(17),且牵引装置(17)右侧设置有自动裁切装置(18),所述第一上料滚筒(1)的下端设置有传送履带(21),且传送履带(21)的下端设置有第四上料滚筒(19),所述第四上料滚筒(19)右侧依次设置有第五上料滚筒(20右侧和第六上料滚筒(22),所述第六上料滚筒(22)右侧设置有第三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23),且第三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23)右侧设置有第四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24),所述第四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24)右侧设置有第二分层挤压热滚动轴(25),且第二分层挤压热滚动轴(2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加热树脂槽(26),所述第二分层挤压热滚动轴(25)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辊(27),且第二连接辊(27)右侧设置有第二纤维过滤网(28),所述第二纤维过滤网(28)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塑料挤压辊(29),且第三塑料挤压辊(29)右侧设置有第四塑料挤压辊(30),所述第四塑料挤压辊(30)右侧设置有第二转向轴(32),且第二转向轴(3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薄膜上料滚筒(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热塑性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滚筒(1)、第二上料滚筒(2)和第三上料滚筒(3)的中轴线相平行,且第一上料滚筒(1)、第二上料滚筒(2)和第三上料滚筒(3)的水平中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热塑性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上料滚筒(19)、第五上料滚筒(20)和第六上料滚筒(22)的中轴线相平行,且第四上料滚筒(19)、第五上料滚筒(20)和第六上料滚筒(22)的水平中轴线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热塑性滚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系统(14)设置有六个轮轴,且滚压系统(14)上的轮轴两两上下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热塑性滚压成型系统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装载上料:将编织好的纤维织物料卷,按照产品设计好的铺层顺序,装载在第一上料滚筒(1)、第二上料滚筒(2)、第三上料滚筒(3)、第四上料滚筒(19)、第五上料滚筒(20)和第六上料滚筒(22)上;
b.物料加工:通过第一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4)、第二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5)、第三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23)和第四分层转向加热滚动轴(24)使多层纤维布与树脂分层浸润,同时调节滚轴位置,调节纤维层的走向和角度,通过第一分层挤压热滚动轴(6)和第二分层挤压热滚动轴(25)采用滚动挤压机构,通过第二加热树脂槽(26)和第一加热树脂槽(7)加温使塑料粘度降低后和纤维浸润,通过第一塑料挤压辊(10)、第二塑料挤压辊(11)、第三塑料挤压辊(29)和第四塑料挤压辊(30)将纤维布中多余的塑料挤压出来,调节压辊的间隙,保证纤维含量;
c.薄膜上料:根据产品外观和表面要求,在第一薄膜上料滚筒(12)和第二薄膜上料滚筒(31)上装载薄膜;
d.走向调节:通过第二转向轴(32)和第一转向轴(13)调整纤维层的走向和角度;
e.滚压:通过滚压系统(14)采用递减式滚压的方法,逐步滚压产品中汽泡和多余树脂;
f.后处理:通过扫描打码装置(15)进行红外扫描装置检测,并打码标识状态,通过冷却装置(16)用来冷却定型,通过牵引装置(17)夹持产品向前运动,通过自动裁切装置(18)根据零件图纸将产品机械加工成需求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5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