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吸收结扎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0460.9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玉;王鹏;王大川;汪龙;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14 | 分类号: | A61L31/14;A61L31/06;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结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可吸收结扎夹,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包括
对二氧环己酮预聚体40~95wt%;
高分子改性剂5~60wt%;
其中,所述高分子改性剂为聚乙醇酸、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甲基丙烯酰胺-葵二酸酐共聚物、聚碳酸乙烯酯、聚双烯酮二甲醇酸酯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改性剂用量为5~3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结扎夹,其特征在于,原料还包括染色剂。
4.制备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吸收结扎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二氧环己酮预聚体制备;
步骤2,对二氧环己酮预聚体和高分子改性剂混合,并加入0.5~5mol%的偶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于惰性氛围,110~220℃条件下交联共聚,交联时间1~3h,得到聚对二氧环己酮交联聚合物;
步骤3,聚对二氧环己酮交联聚合物注塑成型,注塑温度100~180℃,注塑压力80~110MPa,得到可吸收结扎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吸收结扎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对二氧环己酮预聚体制备时,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季戊四醇为引发剂,引发对二氧环己酮单体预聚合,在75~85℃下反应30~48h。
6.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整体呈V型结构状,采用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吸收结扎夹制备方法制得,包括
上夹臂,所述上夹臂的一端具有钩槽,其内侧面为上夹持面;
挡板,所述挡板成型于邻近所述钩槽的所述上夹臂的一端侧面,并向V型结构内侧凸出;
上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成型于所述钩槽所在的所述上夹臂一端两侧;
下夹臂,所述上夹臂的一端具有锁钩,另一端与所述上夹臂的一端连接,其内侧面为下夹持面;
插槽,所述插槽成型于邻近所述锁钩的所述下夹臂的一端侧面,并与所述挡板配合;
下定位柱,所述下定位柱成型于所述锁钩所在的所述下夹臂一端两侧;防滑齿或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或所述防滑槽成型于所述上夹持面、所述下夹持面、所述钩槽内侧以及所述锁钩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臂呈直臂和所述下夹臂呈直臂结构状;
所述上夹持面和所述下夹持面呈向V型结构内侧凸出的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臂呈直臂和所述下夹臂呈配合的弧形结构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臂呈直臂和所述下夹臂呈直臂结构状;
所述上夹持面包括平滑过渡的凹面和凸面,所述凹面邻近所述钩槽所在的所述上夹臂一边;
所述下夹持面呈向V型结构内侧凸出的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臂和所述下夹臂连接处成型有空心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04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