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雷达用城市道路电磁环境采集及模拟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3011.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征;王亮;王堃;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未来网络创新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智测网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顾云义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雷达 城市道路 电磁 环境 采集 模拟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雷达用城市道路电磁环境采集及模拟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电磁环境采集单元、数据转换计算模块、环境模拟测控单元、功放装置和环形发射天线、双锥发射天线、喇叭发射天线、被测雷达、障碍物模拟器和被测雷达,其能够采集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对汽车雷达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为汽车雷达测试提供接近真实道路运行情况的电磁环境,使测试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其能够在实验室内模拟、复现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对汽车雷达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为汽车雷达快速、批量的测试提供方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雷达用城市道路电磁环境采集及模拟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5G通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智能驾驶汽车技术也成为了汽车行业研究与发展的重点。智能驾驶汽车技术不仅解放了驾驶员的双手,还可以提供给驾乘人员更智能、更安全、更经济的出行方式,该技术已成为我国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一项汽车技术。雷达作为智能驾驶汽车环境感知用的一类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其功能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智能驾驶汽车运行安全,因此汽车雷达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成为了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目前,针对汽车雷达的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实车环境下的目标识别的功能性测试、暗室环境下的电磁干扰测试,这些测试项目只能完成在单一电磁环境下汽车雷达基本的功能性测试,但无法对汽车雷达在真实城市道路电磁环境中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真实、有效的,快速、批量的测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汽车雷达在测试中存在的无法对汽车雷达在真实城市道路电磁环境中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真实、有效的,快速、批量的测试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雷达用城市道路电磁环境采集及模拟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其通过采集及模拟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对汽车雷达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技术,可以为汽车雷达测试提供接近真实道路运行情况的电磁环境,其测试数据可为汽车雷达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雷达用城市道路电磁环境采集及模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电磁环境采集单元(1)将采集、分析和整合存储的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信号,并将所述电磁环境信号发送给数据转换计算模块(2);
通过数据转换计算模块(2)将获取的所述电磁环境信号数据转换为环境模拟测控单元(3)需求的迭代数据;
通过环境模拟测控单元(3)控制信号发生装置(4)将接收的所述迭代数据生成道路电磁环境原始模拟信号;
通过功放装置(5)和环形发射天线(6)、双锥发射天线(7)、喇叭发射天线(8)在电波暗室(11)中,将所述道路电磁环境原始模拟信号模拟出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
将被测雷达(9)在模拟的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中运行;
通过障碍物模拟器(10)模拟交通道路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物;
通过被测雷达(9)将运行数据传送给环境模拟测控单元(3);
通过环境模拟测控单元(3)根据所述运行数据对被测雷达(9)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判断。
本发明的汽车雷达用城市道路电磁环境采集及模拟测试方法,进一步的,通过电磁环境采集单元(1)将采集、分析和整合存储的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信号时,通过电磁环境采集单元(1)的信号采集天线接收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信号。
本发明的汽车雷达用城市道路电磁环境采集及模拟测试方法,进一步的,通过电磁环境采集单元(1)的所述信号采集天线接收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电磁环境信号后,通过所述信号采集天线将所述电磁环境信号传送至频谱分析模块(110),通过频谱分析模块(110)将接收的汽车在真实城市道路运行时的所述电磁环境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转化为数字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未来网络创新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智测网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未经青岛未来网络创新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智测网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3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