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后防撞梁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5150.6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熊本胜;魏玉功;刘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防 连接 结构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所述汽车包括后纵梁、后围外板及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包括:
端板加强板,所述端板加强板的一个面上设有一对连接板,所述端板加强板的所述一个面连接于所述后纵梁的端部,所述一对连接板插装于所述后纵梁内并分别焊接于所述后纵梁两侧的内壁上;
后纵梁端板,所述后纵梁端板设置于所述端板加强板上,且与所述后围外板的外表面通过焊接连接;
后防撞梁安装板,所述后防撞梁通过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后纵梁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加强板上沿水平方向设有长条孔,所述一对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条孔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一对连接板与所述端板加强板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加强板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竖直方向由所述长条孔的下部边缘延伸至所述端板加强板的底部边缘,所述凸起部向所述后纵梁侧凸起且与所述端板加强板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螺栓及一个第二连接螺栓;
所述端板加强板、所述后纵梁端板及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的顶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螺栓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后纵梁端板及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的位置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加强板的表面通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与所述后纵梁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纵梁的内壁通过点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设置于所述后防撞梁与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吸能盒相对应。
8.一种后防撞梁安装方法,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后纵梁端板、汽车的后围外板及后围内板依次焊接形成后围总成;
将所述端板加强板与所述汽车的后纵梁焊接形成后端总成;
将所述后围总成的后纵梁端板与所述后端总成的端板加强板连接;
将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汽车的后防撞梁上;
利用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将所述后防撞梁安装于所述后纵梁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防撞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汽车的后防撞梁上之前,在所述后防撞梁与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之间安装吸能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51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率好的机械设备防尘罩
- 下一篇:芯片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