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后防撞梁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5150.6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熊本胜;魏玉功;刘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防 连接 结构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后防撞梁安装方法,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包括:端板加强板,端板加强板的一个面上设有一对连接板,端板加强板的一个面连接于后纵梁的端部,一对连接板插装于后纵梁内并分别焊接于后纵梁两侧的内壁上;后纵梁端板,后纵梁端板设置于端板加强板上,且与后围外板的外表面通过焊接连接;后防撞梁安装板,后防撞梁通过后防撞梁安装板安装于后纵梁端板上。本发明无需密封工序,没有密封成本,消除密封不严的质量隐患,并且使后地板无需做出凸台避让后防撞梁连接螺栓,减少成型工序降低模具成本,并提升后碰维修经济性,降低汽车的重量和成本,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及后防撞梁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后防撞梁总成作为汽车碰撞时抵抗车体变形的重要零件,对达到白车身的整体碰撞性能目标做出贡献,同时在评定新车安全性能等级、维修经济性等级的后部碰撞试验中,后防撞梁总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较高的强度要求。
现有的后防撞梁安装板通过螺栓、螺母和后纵梁端板连接,为了提高后防撞梁连接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主要采用增加加强板的方式。传统的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如图1~图4所示,其后纵梁端板和端板加强板先焊接,再将端板加强板和后纵梁端部焊接形成总成。由于后纵梁端板在后围外板的内侧,为了提升后围处的弯曲和扭转刚度和避免四层焊,后纵梁端板伸出一段和后围内板、后围外板焊接,故该处需要利用密封胶增加一道密封工序,此处工人涂胶操作不便,密封不严的概率较大;同时后地板需要做出避让凸台,避让后防撞梁连接螺栓,使得翻边成型较为复杂,并需增加一序模具,从而模具成本较高;另外,端板加强板和后纵梁之间存在圆角过度,并且圆角过度部位厚度相对较薄,容易变形,如图5所示的受力分析图,其圆角处的变形处,变形量超过许用变形(2%),不满足要求,因此为了保证后碰时力的顺利传递,需要增加端板加强板的长度和厚度,并且进行多排焊点连接如图2所示,从而导致焊接时间较长,这样必然会增加汽车的重量和成本,更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综上所述,传统的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存在密封不严的概率大、导致后地板模具成本提高、增加汽车的重量和成本、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等缺点,导致汽车成本升高、市场竞争力降低。
因此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需要研发一种新的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后防撞梁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后防撞梁安装方法,无需密封工序,没有密封成本,消除密封不严的质量隐患,并且使后地板无需做出凸台避让后防撞梁连接螺栓,减少成型工序降低模具成本,并提升后碰维修经济性,降低汽车的重量和成本,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所述汽车包括后纵梁、后围外板及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包括:
端板加强板,所述端板加强板的一个面上设有一对连接板,所述端板加强板的所述一个面连接于所述后纵梁的端部,所述一对连接板插装于所述后纵梁内并分别焊接于所述后纵梁两侧的内壁上;
后纵梁端板,所述后纵梁端板设置于所述端板加强板上,且与所述后围外板的外表面通过焊接连接;
后防撞梁安装板,所述后防撞梁通过所述后防撞梁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后纵梁端板上。
可选地,所述端板加强板上沿水平方向设有长条孔,所述一对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条孔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一对连接板与所述端板加强板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端板加强板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竖直方向由所述长条孔的下部边缘延伸至所述端板加强板的底部边缘,所述凸起部向所述后纵梁侧凸起且与所述端板加强板一体成型。
可选地,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螺栓及一个第二连接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5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率好的机械设备防尘罩
- 下一篇:芯片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