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超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的栅压自举开关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5280.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段吉海;周继东;韦保林;徐卫林;韦雪明;岳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12 | 分类号: | H03M1/12;H03M1/06;H03M1/10;H03K17/16;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功耗 转换器 开关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超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的栅压自举开关电路,采用单相时钟SP,在采样时通过第一级自举电路和辅助级自举电路将采样MOS管MS的栅极电压置为Vin+2VDD,从而使得采样MOS管MS的栅极‑源极电压差在采样阶段恒定为2VDD,采样管的导通电阻进一步变小,使线性度提高,采样开关电路的精度也有所提高;基于提出的两级自举电路,采用第六NMOS管M6和第七NMOS管M7串联作为采样MOS管MS的衬底开关,当处于采样模式时,采样MOS管MS的栅极电位与衬底电位保持一致,减小采样MOS管MS的衬偏效应,降低谐波失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超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的栅压自举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采样开关是超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的最前端电路,具有采样和保持功能,它所能实现的精度和线性度会影响整个模数转换器的系统性能,因此采样开关电路的设计尤为重要。采样保持电路中的采样开关分为三种:单个NMOS管或PMOS管构成、CMOS传输门和栅压自举开关电路。这三种开关各有优势,其中栅压自举开关电路(Bootstrap Switch Circuit)虽然结构复杂,但是具有导通电阻最小,输入范围大,高线性度的优点,因此适用于超低功耗模数转换器(Ultra Low Power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以实现对输入模拟信号的采样和保持功能。
传统的栅压自举开关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采样开关管和栅压自举电路两部分构成,其中MS为采样管,C1和M1~MT构成栅压自举电路。众所周知,开关晶体管的导通电阻与栅极-源极过驱动电压成反比,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信号电平和电源电压,这会降低电路(尤其是在超低电压工作时)的线性度。在传统的栅压自举开关电路中,由于栅极-源极过驱动电压仍然很低,1倍的VDD的自举不足以降低开关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和体效应,且会带来非线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栅压自举开关电路线性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超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的栅压自举开关电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应用于超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的栅压自举开关电路,由输入反相器、第一级自举电路、辅助级自举电路、衬底开关和采样电路组成;输入反相器包括MOS管M1和MOS管M2;第一级自举电路包括MOS管M3a、MOS管M3b、MOS管M3c、MOS管M3d和电容C1;辅助级自举电路包括MOS管M4a、MOS管M4b、MOS管M4c、MOS管M4d、MOS管M5和电容C2;衬底开关包括MOS管M6和MOS管M7;采样电路包括采样MOS管MS。
MOS管M1的源极、MOS管M3a的源极和MOS管M4a的源极连接工作电压VDD;MOS管M2的源极、MOS管M3c的源极、MOS管M4c的源极、MOS管M4d的源极、MOS管M7的源极接地;MOS管M1的栅极与MOS管M2的栅极同时连接单相时钟SP;电容C1的上极板连接MOS管M3a的漏极和MOS管M3b的源极;电容C1下极板连接MOS管M3c漏极和MOS管M3d的源极;MOS管M3a的栅极、MOS管M3b的漏极和MOS管M3d的栅极连接;MOS管M3b的栅极、MOS管M3d的漏极和MOS管M3c的栅极连接MOS管M2的漏极;电容C2的上极板连接MOS管M4a的漏极和MOS管M4b的源极;电容C2的下极板和MOS管M4c的漏极连接MOS管M3d的栅极;MOS管M4a的栅极、MOS管M4b的漏极、MOS管M4d的漏极和MOS管M5的栅极连接;MOS管M4b的栅极连接MOS管M3b的栅极;MOS管M4c的栅极和MOS管M4d的栅极连接MOS管M3c的栅极;MOS管M5的源极连接MOS管M3d的源极;MOS管M5的漏极连接MOS管M6的漏极;MOS管M6的栅极连接MOS管M4b的漏极;MOS管M6的源极连接MOS管M7的漏极;MOS管M7的栅极连接MOS管M4d的栅极;采样MOS管MS的栅极连接MOS管M5的栅极,采样MOS管MS的源极和MOS管M6的漏极连接输入信号Vin,采样MOS管MS的漏极连接输出信号Vout,采样MOS管MS衬底连接到MOS管M7的漏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5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