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台架同步动态负载模拟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6760.8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苟晋芳;马瑞海;王丽芳;张俊智;张志刚;何承坤;吴艳;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25 | 分类号: | 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台架 同步 动态 负载 模拟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台架同步动态负载模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制动系统左半轴处的检测参数以及右半轴处的检测参数;检测参数包括实际转矩和实际转速;然后根据左半轴处的检测参数以及右半轴处的检测参数计算参考转速;根据参考转速、左半轴处的检测参数以及右半轴处的检测参数分别计算第一参考转距和第二参考转距;最后根据第一参考转距控制左侧测功机系统进行测功,以及根据第二参考转距控制右侧测功机系统进行测功。本发明实现了集中式车辆复合制动系统台架测试,提高了台架测试的鲁棒性和同步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台架同步动态负载模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复合制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关键制动执行机构。正常工况下,可通过电机再生制动回收车辆动能,提升整车经济性;另外,紧急工况下,电机优越的控制性能有助于实现精密的防抱死制动,改善整车安全性。台架测试是车辆复合制动系统关键的测试手段,其核心技术是台架动态负载模拟。考虑典型集中式车辆复合制动系统台架,车用电机经传动轴、变速器、差速器及左右半轴与左右侧加载装置机械连接,加载装置实时模拟道路负载;加载装置动态负载模拟精度以及加载装置间的同步性能是集中式车辆复合制动系统台架动态负载模拟关注的核心问题。
目前,常用于多加载装置台架动态负载模拟的方法主要有并行PI控制,临近耦合控制。上述方法均未针对集中式车辆复合制动系统台架开发;另外,并行PI控制尚未考虑加载装置间的同步性能,临近耦合控制主要针对两个以上的加载装置间同步动态负载模拟。这些方法均难以适用于集中式车辆复合制动系统台架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台架同步动态负载模拟方法及系统,以实现集中式车辆复合制动系统台架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台架同步动态负载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车辆制动系统左半轴处的检测参数以及右半轴处的检测参数;所述检测参数包括实际转矩和实际转速;
步骤S2:根据所述左半轴处的检测参数以及右半轴处的检测参数计算参考转速;
步骤S3:根据所述参考转速、所述左半轴处的检测参数以及右半轴处的检测参数分别计算第一参考转距和第二参考转距;
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转距控制左侧测功机系统进行测功,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参考转距控制右侧测功机系统进行测功。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参考转速、所述左半轴处的检测参数以及右半轴处的检测参数分别计算第一参考转距和第二参考转距,具体包括:
步骤S31:根据所述左半轴处的检测参数计算第一总扰动估计值;
步骤S32:根据所述右半轴处的检测参数计算第二总扰动估计值;
步骤S33:根据所述第一总扰动估计值计算第一跟踪控制值;
步骤S34:根据所述第二总扰动估计值计算第二跟踪控制值;
步骤S35:根据所述左半轴处的实际转速和所述右半轴处的实际转速计算同步控制值;
步骤S36:根据所述第一跟踪控制值和所述同步控制值计算所述第一参考转距;
步骤S37:根据所述第二跟踪控制值和所述同步控制值计算所述第二参考转距。
可选地,计算总扰动估计值的具体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7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