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碘酸钾改性活性炭-氧化铝基吸附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1883.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敏;王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灿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兰芳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碘酸 改性 活性炭 氧化铝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吸附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碘酸钾改性活性炭‑氧化铝基吸附剂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将氧化铝分子筛颗粒预清洗,并烘干研磨备用;再将活性炭浸渍至碘酸钾溶液内进行氧化处理并烘干研磨,之后与预清洗过的氧化铝和一定量的聚丙烯酰胺粉末混合;之后经洗涤干燥、烧结致孔、水溶致孔,即得吸附剂。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所制得的吸附剂能有效脱除硫醇、硫醚和硫酯等有机硫化物,对硫化氢等无机硫化物也有一定吸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碘酸钾改性活性炭-氧化铝基吸附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工业领域如燃料化工、石油化工、冶金工程等生产过程都会伴生硫化物。硫化物会腐蚀金属管道和设备,甚至会对后续反应加工造成负面影响;油品中硫化物会促进胶质形成,影响油品安定性;硫化物气体排放到大气还会造成酸雨等危害。随着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深度脱除硫化物,在世界范围内都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硫化物的去除技术主要有加氢脱硫、萃取脱硫、吸附脱硫等,其中吸附法因操作条件温和、投资费用低、污染排放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CN105694948B)公开了一种汽油吸附脱硫的方法。此发明采用汽油吸附脱硫剂对催化加氢汽油进行吸附脱硫,使汽油在降低辛烷值的同时提高了汽油吸附脱硫率。但是该方法吸附脱硫的条件包括,温度需300℃-400℃,压力需0.5-1MPa,体积空速为4-7/h,因其需要额外施加反应条件,无疑增加了脱硫的成本和能源的消耗,而且加氢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硫化氢。
中国发明专利(CN1461796A)公开了一种脱除含硫化合物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以活性炭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经同时化学活化和物理活化制备。2-5nm孔隙孔容占总中孔(2-50nm)孔容的65%。比表面积占总中孔表面积30%以上。但其强度和耐磨性不高,实际工业应用中易粉化。
中国发明专利(CN108219831A)公开了一种柴油吸附脱硫生产工艺。此发明将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铝分子筛及硫酸亚铁混合搅拌,在将经过高锰酸钾氧化后的活性炭与其混合、加入乙醇容易洗涤、干燥、烧结制得吸附剂。此吸附剂虽然可以在柴油中实现吸附脱硫,但是亚铁离子对硫化物得选择性有限,较难被还原成单质铁,而高猛酸钾微溶于乙醇,在乙醇洗涤的过程中难免会使吸附剂的性能降低,同时其具有易燃烧、难以储存、易造成颜色污染等缺点。
活性炭作为最常用的吸附剂,其性能稳定且抗腐蚀,但是因吸附容量小、除臭成本高而经常需要通过改性延长使用时间,降低更换频率,此外活性炭还有易粉化的问题。活性炭改性剂常用碱溶液、金属溶液或氧化剂,其中氧化剂较其他两种改性剂更能增加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与此同时还能增大内部微孔尺寸。碘酸钾的碘酸根氧化性很强,易被还原为负一价碘离子。采用碘酸钾改性可改变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还能增强其表面极性,是一种优异的改性剂,但无法解决活性炭易粉化的问题。氧化铝分子筛吸附能力强且热稳定性好,作为活性炭吸附剂基材能很好地改善活性炭易粉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对硫醇、硫醚和硫酯等有机硫化物吸附性能优异可靠、同时对硫化氢也具有一定吸附性的碘酸钾改性活性炭-氧化铝基吸附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碘酸钾改性活性炭-氧化铝基吸附剂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氧化铝分子筛预清洗:称取一定量氧化铝分子筛,先在一定浓度丙酮溶液和乙醇溶液中浸泡2-3h,再将氧化铝分子筛转移到去离子水中超声波清洗30-40min,最后在恒温箱中50-60℃条件下烘干8-12h,降温冷却后备用;
步骤二:活性炭的氧化:用蒸馏水冲洗3-4次,放入烘箱中110-120℃下干燥2-3h,降温冷却后研磨,加入到一定量1-2mol/L的碘酸钾溶液,50-70℃下搅拌2-3h,再用大量蒸馏水冲洗至中性,放入烘箱中110-120℃下干燥3h,降温冷却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灿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灿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1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