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结构TA19合金机匣锻件的锻造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4251.5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舒睿昶;唐军;翟江波;王波伟;张国伟;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B21J5/08;B21J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白瑶君 |
地址: | 7138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结构 ta19 合金 锻件 锻造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涉及一种非对称结构TA19合金机匣锻件的锻造工艺方法。方法包括:将坯料加热至相变点下40‑45℃,在2500t快锻机上将坯料拔长,以及两端头放宽,得到荒坯;加热荒坯至相变点下30‑40℃,对加热后的荒坯使用弯曲模进行弯曲成型,得到弯曲胚料;弯曲坯料的弯曲度小于模锻件的弯曲度;将弯曲坯料加热至相变点下15‑25℃,并转移至已加热的模具内,锻至成形模锻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涉及一种非对称结构TA19合金机匣锻件的锻造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TA19合金是一种近α型合金,该合金由于其在540℃左右具有较好的强度,以及优越的高温抗蠕变性能,在航空发动机机匣锻件及飞机蒙皮等多处已广泛应用。机匣锻件由于其形状特殊以及常规锻锻造特点的局限性,整体成形时模具会承受强烈的侧向力导致成形困难,目前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锻件按结构特征沿弧长方向划分为四块,将棒材流线方向分别锻造成型,经粗加工后焊接而成,该方法切断了金属的流线,整体结构强度、零件疲劳性能很难满足锻件要求。另一种成型方式为将棒料沿长度宽度方向展宽,锻至一中间薄、四周厚的长方形板坯,置于模具型腔,多火次下成形锻件,该锻造工艺特征有多火次,局部加载,易有因多火次或锻件各部位组织差异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本发明通过制荒坯及弯曲对金属进行预分配,并利用TA19合金超塑性成形原理制定了近等温模锻工艺,对弯曲坯料进行整体变形,一个火次下即得到形状精准且充填良好、表面光洁的近精锻件,组织及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对称结构TA19合金机匣锻件的锻造工艺方法,包括:
将坯料加热至相变点下40-45℃,在2500t快锻机上将坯料拔长,以及两端头展宽,得到荒坯;
加热荒坯至相变点下30-40℃,对加热后的荒坯使用弯曲模进行弯曲成型,得到弯曲胚料;弯曲坯料的弯曲度小于模锻件的弯曲度;
将弯曲坯料加热至相变点下15-25℃,并转移至已加热的模具内,锻至成形模锻件。
将弯曲坯料加热至相变点下15-25℃,并转移至已加热的模具内,锻至成形模锻件,包括:
将加热后的弯曲坯料移至模具型腔内,弯曲坯料的内弧顶与下模具成型凸起的弧顶具有间隙,弯曲坯料的两端头卡在下模具成型凸起的圆弧面上,两端头距模具的基准面的距离大于间隙的距离;
使用上模具以高压速度下压弯曲坯料,使得弯曲坯料的内弧顶与下模具成型凸起逐步贴合,同时弯曲坯料的两端头向下运动至镦粗变形;
使用上模具以低压速度继续下压弯曲坯料,使得弯曲坯料整体展宽;高压速度速率大于低压速度速率。
将坯料加热至相变点下40-45℃,在2500t快锻机上将坯料拔长,以及两端头放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制坯后去除荒坯两端头自由鼓度,保证荒坯长度。
荒坯的长度等于弯曲坯料大于模锻件的弧长。
模具的加热温度为900-950°。
高压速度速率的速率范围为2-5mm/s。
低压速度速率的速率范围为0.02-0.5mm/s。
模锻件结构为非对称,两端头带安装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坯过程对棒料进行拔长及展宽,使用弯曲模使坯料与终锻模具贴合,完成对荒坯金属的预分配,以满足近等温模锻过程中锻件各个部位的变形量以及成形需求,近等温模锻时使用变速成形工艺,一个火次整体成形,充填理想,各个部位变形充分,经检查组织符合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4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料机械手
- 下一篇:薄膜沉积工艺腔的腔内沉积薄膜清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