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线束自动压铆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5112.4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明;邓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发(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5 | 分类号: | H01R43/055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杨月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压铆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自动压铆机,包括压铆架、压铆工装、上料工装、送料工装、防漏料工装和压铆平台;所述压铆工装包括压铆头以及带动所述压铆头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送料工装包括夹爪机构、带动所述夹爪机构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和带动所述夹爪机构上下移动的第三气缸;所述夹爪机构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靠近/相对分离的第四气缸;所述防漏料工装包括挡板以及带动所述挡板前后移动的第五气缸。本发明实现使用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压铆工序的效果,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压铆后的线束的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束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自动压铆机。
背景技术
对于精密焊接好线束的电子产品,为了防止线束与电路板的焊接部位在组装过程中被拉扯造成断裂等品质不良,需要在线束指定位置压入衬套并通过衬套定位来保证线束与电路板的焊接部位不受到外力作用造成不良。为了配合产品结构的组装,衬套在线束上有精确的压合位置的限制,同时衬套压入需完全到位防止线束移位。
目前行业内的组装衬套的方法都是采用人工安装,该种作业方法容易造成衬套压合不到位及压合受力不均匀,导致产品无法组装,衬套压坏报废较多,同时人工无法准确定位衬套的位置,会造成组装时因距离不够而无法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自动压铆机,实现使用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压铆工序的效果,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压铆后的线束的一致性好,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线束自动压铆机,包括压铆架、压铆工装、上料工装、送料工装、防漏料工装和压铆平台,所述压铆工装、所述上料工装、所述送料工装、所述防漏料工装和所述压铆平台皆设于所述压铆架上;
所述压铆工装包括压铆头以及带动所述压铆头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
所述上料工装包括固定于所述压铆架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供铆压件流经的通道和用于定位铆压件的限位槽,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振动上料机构连通;
所述送料工装包括夹爪机构、带动所述夹爪机构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和带动所述夹爪机构上下移动的第三气缸;
所述夹爪机构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靠近/相对分离的第四气缸;
所述防漏料工装包括挡板以及带动所述挡板前后移动的第五气缸,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下方;
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四气缸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三气缸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五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三气缸为滑台气缸。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四气缸为夹爪气缸。
进一步地说,所述限位槽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通过软管与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安装有光电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发(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发(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