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管路自动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4802.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4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攀;任杰;潘田佳;高杭;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127 | 分类号: | F16L37/127;F16L37/62;F16L33/00;F16L1/26;E21C50/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管路 自动 连接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管路自动连接机构,包括动力机构、锁紧板、基座、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基座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管,上连接管能够在安装腔内滑动,动力机构能够带动锁紧板运动,进而压紧或远离上连接管,使得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连接或断开。本发明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带动锁紧板运动进而压紧或远离上连接管,使得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连接或断开,实现了输送管路与开采设备在水下直接连接或断开,无须在海面上进行,可大大增加整个开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下管路自动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在深海矿物开采、海洋可燃冰固态流化开采过程中,水下开采设备首先在海底开采,然后将开采后的矿物通过管路输送到海面。在深海矿物和可燃冰的开采工艺流程中,水下开采设备和输送管路是从海面船只分别下放的。这就需要在水下将开采设备与输送管路连接起来。一般而言输送管路上部为硬管,在接近海底部分为软管。在海面上先将其连接好再下放,作业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先在海面上将开采设备与输送管路连接好再下放,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下管路自动连接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下管路自动连接机构,包括动力机构、锁紧板、基座、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
所述基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连接有所述下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能够在所述安装腔内滑动,
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锁紧板运动,进而压紧或远离所述上连接管,使得所述上连接管和所述下连接管连接或断开。
本发明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带动锁紧板运动进而压紧或远离上连接管,使得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连接或断开,实现了输送管路与开采设备在水下直接连接或断开,无须在海面上进行,可大大增加整个开采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锁紧板旋转,进而压紧或远离上连接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动力机构的伸缩位移。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管设有锁紧凹槽,所述锁紧板上设有锁紧板台阶,所述锁紧凹槽和所述锁紧板台阶相适配,进而实现锁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管底部设有对接凹面,所述下连接管顶部设有对接凸面,所述对接凹面和所述对接凸面相适配,方便对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方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上连接管能够在所述漏斗和所述安装腔内滑动。通过设置漏斗结构,便于上连接管进入安装腔内,便于上连接管的安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管设有防倾圆环面,所述漏斗设有限位圆环,所述防倾圆环面的外径等于所述限位圆环的内径,可保证连接时,上连接管与下连接管中心对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漏斗还包括相互连接的顶部圆弧和漏斗斜面,所述漏斗斜面位于所述顶部圆弧和所述限位圆环之间,所述限位圆环的直径小于所述顶部圆弧的直径,设置顶部圆弧和漏斗斜面,便于安装上连接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管和所述下连接管的对接面安装有密封环,从而可防止泄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紧板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和所述锁紧板通过第二销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4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工程施工定额测定系统以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家具加工用木材抛光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