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gM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6149.7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9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波;杨宗兵;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关村水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1 | 分类号: | G01N33/531;G01N33/68;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gm 质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IgM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IgM质控品包括:利用SMCC分别链接μ链片段和动物抗血清中的抗2019‑nCoV IgG而得到的复合物;其中,SMCC的N‑马来酰亚胺甲基端链接抗2019‑nCoV IgG的氨基端,SMCC的琥珀酰亚胺端链接μ链片段的巯基端。该IgM质控品既具免疫性又具特异性,能够替代临床抗2019‑nCoV IgM作为免疫类诊断试剂盒的质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IgM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19年底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来,国内外对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方法有着极大的关注,从影像学到核酸检测、再到血清测试,都是诊断2019-nCoV的有效方法。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版诊疗方案在原有的确诊标准上新增了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病毒入侵后,人体免疫应答首先起反应的是IgM抗体,一般在病毒入侵后3-5天就有阳性反应,因此测试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对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试剂厂商研发出了可快速诊断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试剂,但由于获得人体阳性血清十分困难,无法给诊断试剂定值,限制了临床实验的开展,这也限制或延缓了产品的上市,因此获得高产值、安全系数高的IgM质控品具有重大意义。
一般获得人体血液质控品往往需要进行临床样本的收集和定值,目前来看不易实现。或者还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直接获得目标蛋白作为质控品使用,但特异性的IgM抗体不仅分子量很大,且其具有特异性而无法准确预知序列。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具免疫性又具特异性的人工IgM质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IgM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IgM质控品能够替代临床抗2019-nCoVIgM作为免疫类诊断试剂盒的质控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IgM质控品,包括:利用SMCC分别链接μ链片段和动物抗血清中的抗2019-nCoV IgG而得到的复合物;
其中,SMCC的N-马来酰亚胺甲基端链接抗2019-nCoV IgG的氨基端,SMCC的琥珀酰亚胺端链接μ链片段的巯基端。
可选地,所述动物抗血清包括兔抗血清或鼠抗血清。
可选地,所述μ链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IgM质控品的方法,包括:利用SMCC先链接动物抗血清中的抗2019-nCoV IgG,再链接μ链片段以制备所述IgM质控品的步骤一。
可选地,所述步骤一包括:根据所述动物抗血清中抗2019-nCoV IgG的浓度,在所述动物抗血清中加入过量的SMCC,室温反应一定时间后透析掉反应产物中多余的SMCC,透析过程执行至少一次,并在透析结束后检测所述反应产物中SMCC和抗2019-nCoV IgG的链接产物的浓度;根据所述链接产物的浓度,在所述反应产物中按一定比例加入μ链片段,室温反应一定时间以制备所述IgM质控品。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缓冲液分别透析含抗2019-nCoV IgG的动物抗血清和含μ链片段的溶液的步骤,其中,透析过程执行至少两次,且在最后一次透析过程中将缓冲液的pH值调整至7.15。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胶体金检测卡检验所述IgM质控品的链接效率的步骤。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菌种扩大培养μ链片段,从菌种中提取μ链片段,纯化提取物获得已纯化的μ链片段的步骤;使用胶体金检测卡检验已纯化的μ链片段的活性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关村水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关村水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6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