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性磨粒流的光学玻璃抛光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7871.2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6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东;鄂世举;贺新升;王城武;何力钧;黄平;庞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3/00;B24B31/10;B24B13/005;C09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性 磨粒流 光学玻璃 抛光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磨粒流的光学玻璃抛光方法及其装置,在聚合物胶体中加入磁性磨粒、加工磨粒和分散剂,制备具有高浓度磁性磨粒的抛光液;其中,磁性磨粒占抛光液的质量分数为75%~95%,聚合物胶体的质量分数为10%~20%,加工磨粒的质量分数为1%~5%,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0.5%~2%。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上述抛光方法的装置,在抛光过程中,利用抛光装置控制光学玻璃零件与抛光液之间做相对运动,采用磁场发生器给所述抛光液施加磁场,调节抛光液中磨粒的聚集度,增加零件与磨粒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实现磨粒对零件的微量去除,达到高效抛光的效果。本发明可低成本地实现曲面光学玻璃零件的高效低损伤抛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玻璃的抛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性磨粒流的光学玻璃抛光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核电能源、医疗和电子设备等领域。其中光学玻璃零件类型主要为光学定位镜头和光路调节镜头。不同应用场合对光学玻璃表面有不同的质量要求,例如,空间望远镜中的光学元件须具有高力学强度和形状保持度;武器装备瞄准系统的光学元件须具有高准确性和机动性;核聚变高能激光系统的光学元件须具有高激光损伤阈值;各种光学测量仪器中的光学元件须具有完整性和便携性。
为满足上述应用领域的性能要求,光学玻璃零件的工作面须达到超光滑、少/无表层损伤,对其抛光工艺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目前,针对平面型镜面,采用传统的抛光方法即可制造出精度非常高的镜面;而对于曲面形状的光学玻璃元件,如球面镜和非球面镜等,通常采用机械小工具技术(CCOS)、磁流变技术(MRF)和离子束修形技术(IBF)等计算机辅助的柔性抛光技术加工。CCOS技术基于数控系统可实现利用小工具抛光大尺寸工件,缺点是加工效率低且存在边缘效应;MRF的加工介质是以磁性颗粒为主要成分的Bingham流体,其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可实现材料剪切去除,MRF的缺点是加工斑点小,对工件尺寸和曲率有一定限制,此外,磁流变液还有沉降的缺陷,限制其加工效率;IBF通过离子束轰击材料表面实现表层材料去除,其优点是加工表面无亚表面损伤层,无边缘效应,缺点是加工条件苛刻(真空环境),加工效率低。上述抛光方法的共同缺点还包括工艺复杂,设备成本较高。
申请号为2006201055708和2015108115101公开的磁性磨粒抛光方法均采用干的磁性磨粒作为抛光介质,其加工方式为干式摩擦磨损,此类方法易在加工表面产生局部能量聚集,加剧零件表层损伤;此外,由于加工介质为干式磁性磨粒粉末,即使在磨粒非极化状态下,由于磨粒聚集度较高,工件也难以方便进入抛光介质。
综上所述,现有的抛光技术难以实现高效、高表面质量和低成本地抛光光学玻璃零件。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加工效率较高,实现成本较低,且能够保证加工质量的抛光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结合磁流变液和干式磁性磨粒抛光方法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高浓度磁性磨粒流体的光学玻璃抛光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磁性磨粒流的光学玻璃抛光方法,在聚合物胶体中加入磁性磨粒、加工磨粒和分散剂,制备具有高浓度磁性磨粒的抛光液;其中,磁性磨粒占抛光液的质量分数为75%~95%,聚合物胶体的质量分数为10%~20%,加工磨粒的质量分数为1%~5%,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0.5%~2%。
在抛光过程中,光学玻璃零件与抛光液之间做相对运动,采用磁场发生器给所述抛光液施加磁场,调节抛光液中磨粒的聚集度,增加零件与磨粒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实现磨粒对零件的微量去除,达到高效抛光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的磁性磨粒为铁氧体粉末或羟基铁粉,粒径范围为0.05~3μm;所述的聚合物胶体为硅溶胶或铝溶胶;所述的加工磨粒为金刚石、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铈、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的一种或几种磨粒的混合物,粒径范围为0.5~30μm,磨粒的种类、粒度和浓度根据抛光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7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