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8021.4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A·J·库勒;A·J·麦尔肯特;K·E·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立鸣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 脊柱 植入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可扩张脊柱植入物,所述可扩张脊柱植入物配置成在椎间盘空间中在收缩位置和扩张位置之间展开,所述椎间盘空间在上下椎骨之间,所述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包括:
近端端部、相对的远端端部、在所述近端端部和所述远端端部之间的长度、以及延伸穿过中间纵向轴线;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框架近端、相对的框架远端、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远端处的远端孔洞;
插塞,所述插塞可移动地安置在所述远端孔洞中,且配置成用于从在所述植入物的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中间的位置朝所述植入物的所述远端运动,所述插塞包括头部分,所述头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侧向杆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侧向杆部分;
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框架枢转地接合并且被配置成随着所述插塞在远端方向上移动而从所述框架向外枢转,所述第一端板包括上表面、第一端板近端、第一端板远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细长且倾斜的通道,所述第一细长且倾斜的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中,且从第一位置延伸到第二位置,且配置成接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侧向杆部分,所述第一位置定位在离开所述上表面第一距离处,并处于所述植入物的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之间的大致中点处,所述第二位置定位在离开所述上表面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处,并处于所述中点和所述植入物的所述远端之间的大致半途处;以及
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框架枢转地接合并且被配置成随着所述插塞在所述远端方向上移动而从所述框架向外枢转,所述第二端板包括下表面、第二端板近端、第二端板远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细长且倾斜的通道,所述第二细长且倾斜的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中,且从第三位置延伸到第四位置,且配置成接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向杆部分,所述第三位置定位在离开所述上表面第三距离处,并处于所述植入物的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之间的大致所述中点处,所述第四位置定位在离开所述上表面大于所述第三距离的第四距离处,并处于所述中点和所述植入物的所述远端之间的大致半途处;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且倾斜的通道具有位于第一平面中的纵向轴线,所述第一平面横向于所述植入物的所述中间纵向轴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侧向杆部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且倾斜的通道中并与所述端板的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且倾斜的通道周围的部分直接接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且倾斜的通道具有位于第二平面中的纵向轴线,所述第二平面横向于所述植入物的所述纵向轴线,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向杆部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且倾斜的通道,并且与所述端板的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且倾斜的通道周围的部分直接接合,并且所述插塞的运动朝向所述植入物的所述远端;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侧向杆部分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且倾斜的通道中的相互作用引起所述第一端板远离所述框架而枢转,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侧向杆部分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且倾斜的通道中的相互作用引起所述第二端板远离所述框架而枢转,从而使所述植入物从所述收缩位置运动到所述扩张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近端部分、远端部分和侧壁,所述侧壁配置成沿着所述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的所诉和中间纵向轴线将所述近端壁和所述远端壁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侧壁限定近端孔洞,并且所述框架的所述远端壁远离所述植入物的所述近端端部安置在所述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处,使得所述植入物的近端部分保持打开并且与所述框架的所述近端孔洞流体连通,使得可通过所述框架的所述近端孔洞放置骨生长促进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包括从所述上表面延伸到第一内表面的第一孔洞,所述第二端板包括从所述下表面延伸到第二内表面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和所述第二孔洞有助于骨穿过所述可扩张脊柱植入物而长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所述近端部分、所述远端部分和所述侧壁之间限定有腔体,且所述腔体与所述第一端板的所述第一孔洞和所述第二端板的所述第二孔洞流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80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