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8021.4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A·J·库勒;A·J·麦尔肯特;K·E·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立鸣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 脊柱 植入 系统 方法 | ||
提供可扩张脊柱植入物,所述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具有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用于保留扩张插塞,使得在扩张之后骨生长促进材料可被引入到所述植入物的近端部分中的远端壁。公开各种植入物、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6/056869,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10月1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680060118.0,名称为“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系统和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治疗肌肉骨胳病症的医疗装置,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括用于植入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系统的手术系统和用于治疗脊柱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脊柱病症(如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脊椎前移、狭窄症、脊柱侧凸和其它弯曲异常、脊柱后凸、肿瘤和骨折)可由包括以下的因素引起:受伤和衰老所导致的外伤、疾病和退行性病况。脊柱病症通常导致包括以下的症状:疼痛、神经损伤以及部分或完全丧失活动性。
如药物治疗、康复和锻炼等非手术治疗可能有效,但可能无法减轻与这些病症相关联的症状。这些脊柱病症的手术治疗包含融合、固定、矫正、椎间盘切除术、椎板切除术和可植入假体。作为这些手术治疗的一部分,脊柱构建物(例如骨骼紧固件、脊柱杆和椎体间装置)可用来为治疗区域提供稳定性。举例来说,在手术治疗期间,椎体间装置可被引入到邻近椎骨体之间的间隙(椎体间间隙)以恰当地隔开椎骨体并且为骨生长促进材料提供容座。
近年来,已经引入提供超出椎骨体的静态间隔的额外能力的椎体间装置。举例来说,一些装置具有扩张能力,使得植入物可在收缩状态下被引入到椎体间间隙,并且然后扩张以产生额外间隔并且,在一些情况下,通过仅在植入物的一个端部或部分上选择性地扩张来引入或恢复脊柱的弯曲。然而,许多现有可扩张椎体间设计利用可在植入物扩张之后阻止外科医生将骨生长促进材料引入到椎体间植入物中的内部机构。本公开试图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的此缺点和其它缺点。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可扩张脊柱植入物。植入物包括包含近端壁和远端壁的框架,其中近端壁限定近端孔洞,并且远端壁限定远端孔洞。植入物还包括可移动地安置在框架的远端孔洞中的插塞和与框架可操作地接合并且被配置成当插塞相对于框架在远端方向上移动时从框架向外扩张的端板。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提供包括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和插入仪器的系统。插入仪器包含套管式外轴以及可去除且可旋转地安置在套管式外轴内的驱动器轴。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包含具有近端壁和远端壁的框架,其中近端壁限定近端孔洞,并且远端壁限定远端孔洞。框架的近端壁被配置成接收套管式外轴的远端端部以便于操控可扩张脊柱植入物。可扩张脊柱植入物还包含安置在框架的远端孔洞中的可移动插塞,其中插塞包含接口,所述接口被配置成通过驱动器轴的远端端部可操作地接合以相对于框架移动插塞。可扩张脊柱植入物还包含与框架接合并且被配置成当插塞通过插入仪器的驱动器轴移动时相对于框架移动的端板。驱动器轴还被配置成可从插入仪器的套管式外轴去除,使得在插塞已经相对于框架向远端移动之后,骨生长促进材料可通过插入仪器的套管式外轴引入到框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开各种其它植入物、系统和方法。
附图说明
本公开进一步通过伴随以下附图的具体说明告知,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处于闭合配置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处于打开配置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系统的透视图一个实施例;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在图1中示出的组件的透视图,但是其中一个端板被去除以示出闭合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系统的内部结构;
图3A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端板组件的透视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在图1中示出的组件的透视图,但是其中一个端板被去除以示出打开的可扩张脊柱植入物系统的内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8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