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检测用方向盘测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1629.2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姜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易通朗达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22 | 分类号: | G01L5/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林琳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检测 方向盘 测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检测用方向盘测力装置,包括卡接杆和方向盘,所述卡接杆上固定套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固定卡接在方向盘上,所述方向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方向盘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测力盘,所述测力盘上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测力杆,所述卡接杆上固定套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杆。本发明,通过控制方向盘测量一个方向转动力的时候,大方向只能朝着这个方向转动,能够有效的避免测量汽车方向盘转向力出现的误差,提升测力的精确度,满足汽车生产安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检测用方向盘测力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检测,是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或行驶里程的增加,其零件逐渐磨损、腐蚀、变形、老化,以及润滑油变质等,致使配合副间隙变大,引起运动松旷、振动、发响和漏气、漏水、漏油等,造成汽车技术性能下降。
在汽车安装的过程中,对汽车方向盘转向力的检测是汽车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汽车方向盘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方向盘转动的关系,会在方向盘转向力检测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同时,无法对方向盘转向力进行精准测量,在汽车方向盘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对方向盘转向力测量不精准而造成一系列安全问题,同时,增加了汽车生产安装过程中,汽车方向盘合格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实际生活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汽车检测用方向盘测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方向盘转向力进行精准测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检测用方向盘测力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检测用方向盘测力装置,包括卡接杆和方向盘,所述卡接杆上固定套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固定卡接在方向盘上,所述方向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方向盘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测力盘,所述测力盘上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测力杆,所述卡接杆上固定套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杆,所述圆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框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转动杆,所述框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三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框体的内部设有锁死机构,所述测力盘上安装有测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锁死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的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限位槽上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多个第三转动轴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一触块,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多个第四转动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第二触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相对应的挡块。
优选地,所述测力机构包括测力杆上安装的红外探头,所述测力杆上安装有开关,所述框体与圆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块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一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二触块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二固定块的左侧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限位盘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盘的顶部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块在定位槽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杆的正下方,所述框体滑动套接圆盘的一侧设有间隙,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位于间隙内。
优选地,所述卡接杆与卡槽卡接,所述圆盘位于测力盘的正下方并与测力盘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易通朗达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易通朗达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