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的预防性电路保护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2345.5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纪正达;汪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维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H02H1/00;G01R3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电机 控制 装置 短路 异常 预防性 电路 保护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的预防性电路保护系统,其中,所述的系统包括整流模块、三相开关电路模块和电流采样单元,该整流模块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与三相开关电路模块相连接,该整流模块用于将输入交流电转换为电路保护系统所需的输出直流电,该三相开关电路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相的对地短路信号,完成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判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保护方法。采用了本发明的针对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的预防性电路保护系统及其方法,把短路检测和保护由工作期间提前到上电初始化期间,将被动检测改为主动预防保护,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弥补了传统方法中检测滞后,对硬件器件冲击大的技术缺陷,且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力电子和变频调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针对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的预防性电路保护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在使用电机控制器过程中,会出现接线错误,导致电机控制器三相输出对地短路的异常情况。为了保障电机控制器的安全运行,通常做法是通过控制器内部的硬件模块,实时检测电流值,当超过阀值,且持续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给出故障信号,关闭三相输出。
通过硬件模块检测三相电流大小来判断对地是否短路时,通常做法是,判断控制功能启动后输出的三相电流,该方法电机控制器的冲击较大,且无法及时保护电机控制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安全性强的针对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的预防性电路保护系统及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针对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的预防性电路保护系统及其方法如下:
该针对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的预防性电路保护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
整流模块,所述的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接入火线L,所述的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入零线N,所述的整流模块用于将输入交流电转换为电路保护系统所需的输出直流电;以及
三相开关电路模块,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与所述的整流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控制各个三相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以采集对应相电流,并与系统预设的阈值电流Ierr作比较,输出该相对地短路信号,完成电机控制装置短路异常判断。
较佳地,所述的三相开关电路模块具体包括:
U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所述的U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通过所述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与所述的整流模块相连接,所述的U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源极与U相下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相连接,且所述的U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源极与所述的U相下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之间接入所述的三相开关电路模块的U相的第一端;
V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所述的V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与所述的U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的V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源极与V相下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相连接,且所述的V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源极与所述的V相下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之间接入所述的三相开关电路模块的V相的第一端;
W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所述的W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与所述的V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的W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源极与W相下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相连接,且所述的W相上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源极与所述的W相下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漏极之间接入所述的三相开关电路模块的W相的第一端。
较佳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电流采样单元,其中,所述的电流采样单元包括:
第一采样电阻,所述的第一采样电阻接在所述的三相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三相开关电路模块的U相的第一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维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维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2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猪专用保定笼
- 下一篇:一种具有炫彩三维立体背景图案的手机后盖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