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个工件合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3584.2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荣升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7/00 | 分类号: | B21B47/00;B21B47/02;B21B1/38;B21B4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王萍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属于金属复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个工件合轧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只需将复合坯料的一端放入真空室抽真空,然后真空焊接,不需要将整个复合坯料放入真空室,大大缩小了所需真空室的容积,大大缩短了抽真空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能源;(2)不需将复合坯料用两块金属平板夹紧以及带着金属平板放入热处理炉,在本申请中抽真空和真空焊接前,复合坯料四个侧面中已经有三个侧面在压紧的条件下实现了焊接密封,所以在坯料一端放入真空室时不需额外的夹紧装备;(3)利用本申请的多个工件合轧方法生产复合坯料,不需要大的真空室,不需要大量的金属平板来夹紧复合坯料,大大提高了真空复合轧制方法的可操作性,有利于真空复合轧制方法的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金属复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个工件合轧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由于其兼具不锈钢的耐蚀性和碳钢的低成本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管线、天然气储存罐和化工等各个领域。传统的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方法主要有爆炸复合法,钎焊复合法和轧制复合法。真空复合轧制法是基于传统的轧制法发明的一种生产复合板的新方法;该方法切割出长宽一致的不锈钢板和碳钢板,将待复合的不锈钢板和碳钢板表面清理干净,并用酒精将待复合面清洗干净并吹干表面,随后,将不锈钢板和碳钢板的待复合面相互叠合在一起并送入真空室,抽真空后开始焊接,将不锈钢板和碳钢板的复合面四周焊接封严,然后送入加热炉中加热并进行轧制,得到不锈钢-碳钢复合板。
专利号CN102179405B名称为“防止真空复合轧制不锈钢复合板的界面氧化的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将复合坯料放置在两个金属平板之间,组成夹紧复合坯料;两个金属平板夹紧复合坯料置于真空室中,抽真空并将接触面的四周焊接;热处理后才将金属平板去除,然后用轧机轧制。存在的问题是:要将两块金属平板和中间的复合坯料整体放入真空室内,然后抽真空和四周焊接,需要的真空室空间大、抽真空所需时间长、效率低;另外复合坯料的生产需要大量金属平板,金属平板也进入热处理炉加热浪费能源,加热后的金属平板不能快速冷却否则可能不再平整。
所以上述发明专利提供的方法较难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真空复合的可操作性,提出本发明申请的多个工件合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多个工件合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个工件合轧方法,
步骤一 选取表面长宽尺寸相等的不锈钢板材料和碳钢板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将不锈钢板材料和碳钢板材料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锈层和氧化层去除,然后将去除锈层和氧化层的不锈钢基体材料表面镀镍;
步骤二 将碳钢板材料和镀镍后的不锈钢板材料对齐交替叠放在一起,不锈钢板基体材料和碳钢板材料之间用镀镍层隔断,制成由两层或两层以上钢板材料组成的复合坯料;
步骤三 当复合坯料由奇数层钢板材料组成时,利用压力设备压紧复合坯料的奇数层钢板材料;当复合坯料由偶数层钢板材料组成时,即复合坯料由两个子坯料组成,在其中一个子坯料的表面涂覆一层阻隔剂,将另一个子坯料的表面放在阻隔剂上,利用压力设备压紧复合坯料的偶数层钢板材料;
步骤四 当复合坯料被压紧后,利用压焊、焊条或钎焊料把复合坯料的四个侧面中的其中三个侧面进行焊接,实现三个侧面密封;
步骤五 将复合坯料未焊接密封的一端置于真空室中,抽真空至气压≤1×10-2Pa,并在真空条件下将未焊接的复合坯料侧面真空焊接,使不锈钢板和碳钢板之间的复合界面实现完全密封;
步骤六 将复合界面完成焊接密封的复合坯料置于电阻炉中加热,保温6~300min,获得加热后复合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荣升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荣升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3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