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温脱硝剂催化生产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4821.7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朝;李常利;李铭堂;李修宗;李嘉豪;李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456400 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温脱硝剂 催化 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温脱硝剂催化生产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下方设有若干支撑腿,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壳体顶部连接设有进料口一、称重器、进料口二,称重器内匹配设有托盘,第一壳体内对应进料口一设有粉碎室,第一壳体内对应进料口二设有混匀室,第一壳体外侧壁靠近粉碎室设有保护罩一,保护罩一内从上至下连接设有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设有转动轴一与转动轴二,转动轴一与转动轴二另一端与粉碎室侧壁转动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有效脱硝易于保存,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中温脱硝剂催化生产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硝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温脱硝剂催化生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在燃烧过程中向人类提供了热能,但同时也产生了SO2、NOX、烟尘等有害物,使中国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中国燃煤产生的SO2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每年SO2排放量为2000万吨左右;中国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NOX达5000万吨,由燃煤产生的NOX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80%;中国燃煤产生的粉尘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70%,每年排放量约2000万吨。
氮氧化物排放问题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垃圾焚烧等大气污染源行业提出了更高氮氧化物排放标准,高效脱硝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现有的脱销剂多是将多种碱性粉末简单的混合制成,不利于保存,容易自然反应变质,影响吸附脱硝的效率,并且使用时也不能够保证和烟气充分接触,造成脱硝不彻底,使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有效脱硝易于保存,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中温脱硝剂催化生产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温脱硝剂催化生产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连接设有进料口一、称重器、进料口二,所述称重器内匹配设有托盘,所述第一壳体内对应进料口一设有粉碎室,所述第一壳体内对应进料口二设有混匀室,所述第一壳体外侧壁靠近粉碎室设有保护罩一,所述保护罩一内从上至下连接设有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设有转动轴一与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一与转动轴二另一端与粉碎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与转动轴二位于粉碎室内均连接设有粉碎齿,所述转动轴二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滤网,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对应滤网设有出料口一,所述粉碎室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片一,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对应导流片一设有出料口二,所述混匀室底部外侧连接设有保护罩二,所述保护罩二内设有转动电机三,所述转动电机三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转动轴三,所述混匀室底部设有导流片二,所述第一壳体对应导流片二设有出料口三,所述第二壳体顶部设有进料口三,所述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一侧设有保护罩三,所述保护罩三内设有转动电机四,所述转动电机四的动力输出端贯穿第二壳体侧壁连接设有转动轴四,所述第二壳体内底部设有导流片三,所述第二壳体侧壁对应导流片三设有出料口四,所述第三壳体顶部铰接设有顶盖,所述第三壳体内底部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底部设有加热条,所述置物槽内设有置物板,所述第三壳体内侧壁位于置物板上方设有若干排气扇。
作为改进,所述出料口四上设有阀门二。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轴三上设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为山字形结构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轴三上设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为山字形结构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轴四上设有搅拌齿,所述搅拌齿匹配导流片三设置。
一种中温脱硝剂催化生产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反应原料与沾土放入称重器上的托盘中称重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4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采血的支承装置
- 下一篇:会议消息的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