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网巡检的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6889.9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创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7/08;H02G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网 巡检 无人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网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网巡检的无人机,包括移动组件、能量转换组件和降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下侧与移动组件上侧连接,所述检测组件上侧与能量转换组件下侧固定连接,所述降压组件设于移动组件上半部分。本发明使得无人机不受电力的限制,影响巡检工作,能量转换组件实现了无人机停落在电线上后,为无人机充电的功能,实现了无人机的无限制续航,增加了无人机在电网巡检领域的实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巡检的无人机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懂,操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熟练掌握;操作简单,各个步骤还能够独立工作,提高本发明的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网巡检的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传输网络中,输变电线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电力能源传输的任务。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超大规模、距离跨度大的输变电网络将越来越多。在长期的运行中相关设备和传输路线可能会受到损坏,影响电力传输网络的正常运行,严重的会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因而需要定期对电路进行巡检。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强度高且代价巨大,特别是髙压线路,容易威胁到人身安全。
公开号为CN1112681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无人机巡检设备及其停靠平台,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摄像头;支撑柱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两两对称且围绕滑轨设置,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另一端连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竖直滑槽;防护帘为三个,所述防护帘设于两个支撑柱间,且可沿其两侧支撑柱的竖直滑槽滑动,三个所述防护帘相邻设置;以及防护门为两扇,两扇所述防护门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柱上,且与所述摄像头的镜头相对,两个所述防护门可相向移动闭合,所述防护门及防护帘通过闭合防护摄像头。
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1.现有无人机电量不足以支撑长时间巡检,无人机在电量不足时,必须返航,不利于巡检的正常进行;
2.无人机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巡检,并且有可能无法返航,无人机在充电时,无法进行巡检工作。
发明内容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巡检的无人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装配、维修时费时费力,效率低,且连接不稳定、结构强度低;现有无人机电量不足以支撑长时间巡检,无人机在电量不足时,必须返航,不利于巡检的正常进行;无人机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巡检,并且有可能无法返航,无人机在充电时,无法进行巡检工作等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巡检的无人机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懂,操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熟练掌握;操作简单,各个步骤还能够独立工作,提高本发明的可操作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网巡检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组件、支架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无人机组件与支架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组件与检测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移动组件、能量转换组件和降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下侧与移动组件上侧连接,所述检测组件上侧与能量转换组件下侧固定连接,所述降压组件设于移动组件上半部分。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储电器、储电器固定座、储电器连接杆、连接轴杆、活动板、移动连接板、第一连接臂、双臂连接器、第二连接臂、扣合结构、活动连接杆、滑动块和滑动电机,所述储电器下侧与储电器固定座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储电器固定座下侧与储电器连接杆下侧活动连接,所述储电器连接杆上侧与连接轴杆活动连接,连接轴杆与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杆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移动连接板通过连接扣连接,所述活动板与第一连接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通过双臂连接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扣合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连接轴杆和滑动块连接,所述滑动电机设于活动连接杆下半部分且与活动连接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创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创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6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