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PA-LFD法检测乙肝病毒的RPA引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7366.6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龄;姚军;李轩;许晏铭;范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茂龄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马维骏 |
地址: | 110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pa lfd 检测 乙肝病毒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RPA‑LFD法检测乙肝病毒的RPA引物、胶体金侧流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所述基于RPA‑LFD法检测乙肝病毒的RPA引物由SEQ ID NO.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SEQ ID NO.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RPA试剂包括上述RPA引物;试纸条包括上述RPA引物或RPA试剂;应用于检测乙肝病毒的方法为先用上述RPA引物对待测病毒进行RPA扩增,得到RPA扩增产物,然后将该产物滴加在试纸条加样区,根据试纸条上产生的条带情况分析是否为乙肝病毒。本发明针对乙肝病毒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并基于该引物建立了乙肝病毒的RPA检测方法,可对乙肝病毒进行定性检测。基于该引物建立的乙肝病毒的RPA检测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和快速,对临床相关疾病检验具有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RPA-LFD法检测乙肝病毒的RPA引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基于RPA-LFD法检测乙肝病毒的RPA引物、胶体金侧流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组。是引起人类肝脏疾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致使病变的肝细胞产生或释放大量正常或异常的蛋白质,进一步促使免疫损害加重,使病情不断发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HBV病毒感染大国,国家卫健委网站近日发布《2020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2020年10月(2020年10月1日0时至10月31日24时),全国乙型肝炎病毒发病数为95633例,死亡33例,其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目前,检测乙肝病毒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等。国内外已有很多利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的报道,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但所需检测时间也在1~2天,而且抗体制备周期长,费用较高灵敏度不及FQ-PCR。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病原学诊断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测技术手段,已建立的HBV病毒FQ-PCR探针杂交检测等方法,该技术从传统PCR技术发展而来,其基本原理相同,主要不同之处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有特定波长的荧光染料或荧光基团,借助荧光信号的积累来判断样品中特定核酸的情况。但该方法所需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且对实验室设备环境要求高,不具备基层快速诊断的能力。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其主要原理为模仿T4噬菌体内的核酸复制机制,依赖重组酶uvsX和单链结合蛋白Gp32在体外恒温条件下实现DNA模板的特异性识别与结合,并通过链置换DNA聚合酶Bsu实现模板DNA的扩增。该技术可在23-45℃下连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只需5-20min,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无需相对严苛的实验室条件,其产品具备进行基层快速诊断的能力。配合发展较成熟的胶体金侧流层析法检测扩增产物,能有效规避现有检测技术的弊端,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PA-LFD法检测乙肝病毒的RPA引物、胶体金侧流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RPA-LFD法检测乙肝病毒的RPA引物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不需要特殊的仪器,适用范围广;基于该引物建立的乙肝病毒的RPA检测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和快速,对临床相关疾病检验具有指导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PA-LFD法检测乙肝病毒的RPA引物,该引物由SEQ ID NO.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SEQ ID NO.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其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TCCTGCTGCTATGCCTCATCTTCTTGTTGG-3’(SEQ ID NO.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茂龄,未经孙茂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7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