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9556.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子豪;张明;王丽飞;陈海勇;张军桥;张荣华;于亚芹;戴辉;曾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远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大仙乐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10/30 | 分类号: | A23P10/30;A23L33/12;A23L3/00;A23L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饱和 脂肪酸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设有气固分离器的真空乳化罐中加入水,用惰性气体将壁材、乳化剂和抗氧化剂通过气固分离器吹入真空乳化罐内的水中,剪切乳化得到预乳化液;
S2:向预乳化液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芯材,依次经过剪切乳化、均质后得到乳化液;
S3:对乳化液进行灭菌;
S4:以惰性气体为干燥介质,对灭菌后的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所得粉末产物过筛后得到所述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
所述真空乳化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液体进料口(2)及抽真空口(3),罐体底部设有高剪切釜底乳化机(4)及排料口(5),罐体内设有气固分离器;所述气固分离器包括一端相连通的固气进料管(601)、排气管(602)和出粉管(603),所述固气进料管的另一端从罐体侧壁伸出罐体外并设有固气进料口,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向罐体顶部延伸并设有排气口,所述出粉管的另一端向罐体底部延伸并设有粉体出口,所述粉体出口位于高剪切釜底乳化机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气固分离器的固气进料管、排气管和出粉管的一端通过锥形分离部(604)连通,所述固气进料管与锥形分离部侧面的底部连通,所述排气管与锥形分离部的顶部连通,所述出粉管与锥形分离部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锥形分离部的底面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罐体顶部设有真空压力表(7),罐体侧壁的下部设有取样口(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真空乳化罐内的压力为-0.03~-0.09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1中所述水的用量为壁材质量的1~4倍,所述乳化剂在预乳化液中的浓度为1~2wt%,所述抗氧化剂在预乳化液中的浓度为2~4wt%;所述的壁材包括质量比为(10~20):(10~20):(60~80)的乳糖、麦芽糊精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所述的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脂、磷脂、柠檬酸单甘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钠和/或维生素E。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2中加入的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30~50):(50~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3中的灭菌温度为71~84℃,灭菌时间1~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S4中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00~230℃,出风温度为6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远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大仙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远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大仙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95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向三角激光陀螺的多贴片面专用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