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2273.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易峰;杨晶晶;杨博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和鸿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52307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分离 制备 回收 再生 负极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的方法,涉及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技术领域。该一种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锂离子电池制作工序中负极级片产生的不良品、残品和生产负极级片时剔除的多余材料,作为回收原料,并对回收原料进行风干处理,使表面不含有水分;步骤2、将回收的原料浸泡在超纯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将负极材料与集流体铜箔剥离,剥离下的铜箔取出,余留负极粉料与溶剂的混合液。通过采用碳化炉,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并对其余杂质进行碳化处理成无定型碳物质,从而降低整体内阻,使回收后的负极材料能够有与原负极材料同样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负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低的一端,是指起氧化作用的电极,从物理角度来看,是电路中电子流出的一极,而负极材料,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目前金属负极材料使用得比较多,能够使电池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对负极极片材料回收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生产的经济效益。
目前负极极片的回收利用率不高,回收后的极片表面含碳量较高,影响再次使用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的方法,解决了目前负极极片的回收利用率不高,回收后的极片表面含碳量较高,影响再次使用的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锂离子电池制作工序中负极级片产生的不良品、残品和生产负极级片时剔除的多余材料,作为回收原料,并对回收原料进行风干处理,使表面不含有水分;
步骤2、将回收的原料浸泡在超纯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将负极材料与集流体铜箔剥离,剥离下的铜箔取出,余留负极粉料与溶剂的混合液;
步骤3、将混合溶液与固态粉料进行分离处理,得到负极粉料;
步骤4、将负极粉料进行晾干,然后使用碳化炉,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除去粉料中的水分,同时将粉料中含有的CMC和SBR增稠剂和黏结剂碳化处理成无定型碳物质,从而降低整体内阻,增加材料导电性;
步骤5、处理后的粉料进行机械粉碎、混批和筛分处理,即可以得到负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风干处理采用30-55℃的热风进行吹15-3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收集从涂布工序到注液前烘烤工序之间工序的负极极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浸泡时间为1.5-2h,所述超纯水或去离子水与回收的原料质量比为4:0.8-1.2。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分离处理采用压滤机过滤或者离心过滤器进行过滤。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高温处理温度为600-900℃,高温处理时间为20-4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筛分采用200-325目的筛分机。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未筛出的负极粉料进行研磨处理,使粉料直径达到0.065-0.075mm后作为负极材料。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分离制备回收极片再生负极材料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和鸿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和鸿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