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应用场景下电池性能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2323.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3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林;屈树慷;马速良;李雅欣;武亦文;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智汇能科技有限公司;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刘书元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应用 场景 电池 性能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不同应用场景下电池性能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总目标设置为电池综合性能,指标层分为两层,一级指标包括:平滑间歇性电源功率波动、削峰填谷及增加备用容量三种应用场景,且每个一指标对应一组二级指标,即: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和内阻;一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为应用场景的装机容量占比,构建成对比较矩阵模块A、B、C、D;分别进行计算最大特征值与对应特征向量,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进行一致性校验;将应用场景权值的特征向量与二级权值组合特征向量相乘求和,得到的向量中最大值所对应的电池性能即为最优性能指标。本发明能够定量计算电池的最优性能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电池,进一步涉及不同应用场景下电池性能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规模储能系统逐步规模化接入电网,大规模储能系统不仅要满足平滑间歇性电源功率波动,实现削峰填谷,还要逐步增加备用容量,以满足用户用电的安全可靠需求,从而为构建环境友好的智能配电网和能源互联网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储能相关企业,从各自营运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电网现状,充分考虑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储能电池内阻等一系列储能电池相关参数,对储能系统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此外,国内外的学者们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模型、优化算法、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们在一定程度上深入探索了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但是如何进行储能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调度,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程度进行评估,缺乏针对性的评估指标。
由于在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可量化与不可量化的目标和变量,需要考虑众多因素,要实现指标间的平衡,同时还要实现某些相对重要的目标的最大化,所以决策过程较为复杂。
然而当前国内外的单一的决策支持模型,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应用上都有很多不足,无法完全考虑到可量化与不可量化目标之间的平衡,导致模型算法的应用不能指导实际的开发利用,也不能确实的作为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指导决策部门形成最终决策。关于评估指标的赋权方法方面,国际国内学者在层次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熵权法等确定性方法,以及区间、模糊等不确定性方法方面均进行了一些的研究,考虑储能系统应用的场景较为广泛,所选择的性能指标相对会较多,很多决策变量很难定量来计算,即便可以定量,也很难将多种决策变量的量纲进行统一,对指标两两比较的打分将更加需求明显,有必要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储能系统应用场景性能指标进行赋权值求取。
应用于储能工程的锂离子电池种类繁多,包括2011-2015年投运较多的聚合物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以及钛酸锂电池,以及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磷酸铁电池、三元锂电池和梯次利用锂电池。从一次性投资成本、循环寿命、安全性角度来说,磷酸铁锂无疑是储能领域综合特性最为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储能体系,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的各个环节。磷酸铁锂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是国内电力储能系统的热门及应用最多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120~150Wh/kg,系统能量转换效率85%~88%,小倍率充放电循环寿命3500~5000次,储能系统投资成本1600~2000元/kWh,度电成本0.7~1.0元/kWh。近年来,受磷酸铁锂成本下降及综合性能提升的影响,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个环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多维度全面可靠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不同应用场景下电池性能指标优化决策方法。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不同应用场景下电池性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总目标设置为电池综合性能,指标层分为两层,一级指标包括:平滑间歇性电源功率波动、削峰填谷及增加备用容量三种应用场景,且每个一级指标对应一组二级指标,即: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和内阻;
步骤2:一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为应用场景的装机容量占比,此项由专家经验获得,并根据九级标度法做出相对重要性等级判定,进而构建比较矩阵模块;具体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智汇能科技有限公司;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智汇能科技有限公司;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使用的尾端支撑装置
- 下一篇:用于直线导轨的连接部件及直线导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