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口径三通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2749.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宛梦园;陆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远洋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5/05;F16L55/055;F16L5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苗奎 |
地址: | 224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三通 | ||
1.一种大口径三通管,包括主通管(1)与副通管(2),所述主通管(1)与副通管(2)一体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通管(2)的内部对应主通管(1)位置设置有一级缓冲机构(8),且一级缓冲机构(8)的上侧设置有过滤机构(4),所述一级缓冲机构(8)的两侧设置有限流机构(3),所述限流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7),所述限流机构(3)远离一级缓冲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二级缓冲机构(6),所述副通管(2)内壁靠近二级缓冲机构(6)的相对位置错位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片(5);
所述一级缓冲机构(8)包括缓冲金属片(81)、隔热层(82)、气囊(83)、气孔(84)、气道一(85),所述缓冲金属片(81)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且其两端固定连接在副通管(2)的内表面,所述缓冲金属片(81)的位置与主通管(1)对应,所述缓冲金属片(8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气囊(83),且气囊(83)胶接在副通管(2)内表面,所述气囊(83)与缓冲金属片(81)之间设置隔热层(82),所述副通管(2)的内部位于气囊(83)区域开设气孔(84)与气道一(85),所述气道一(85)呈柱形结构并与气孔(84)垂直分布,所述气孔(8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等距分布在副通管(2)内壁与柱形结构的气道一(85)连接;
所述限流机构(3)包括限流盘一(31)、对接槽一(311)、限流孔一(312)、拨动槽(313)、铲片(315)、限流盘二(32)、对接槽二(321)、限流孔二(322)、活动孔(323)、钢珠一(33)、气道二(34)、气塞(35)、连接块(36)、拨片(37),所述限流盘一(31)与限流盘二(32)垂直分布在副通管(2)的内部靠近一级缓冲机构(8)的一侧,且限流盘一(31)与限流盘二(32)的相邻面中心位置分别开对接槽一(311)与对接槽二(321),且对接槽一(311)与对接槽二(321)的内部设置钢珠一(33),所述限流盘一(31)与限流盘二(32)通过钢珠一(33)转动连接,所述限流盘一(31)侧面呈环形等距开设四个限流孔一(312),所述限流盘二(32)的侧面与限流孔一(312)对应位置开设限流孔二(322),所述限流盘二(32)的侧面顶端开设活动孔(323),静默状态下限流孔二(322)与限流孔一(312)最大直径孔对应,所述限流盘一(31)的环形侧面开设拨动槽(313),所述副通管(2)管壁靠近拨动槽(313)环形侧面区域开设气道二(34),所述气道二(34)的内部设置气塞(35),所述气塞(35)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块(36),所述连接块(36)的侧面固定连接拨片(37),所述气道二(34)与气道一(85)相贯通,且气道二(34)内壁光滑,且其与气塞(35)活动连接,所述气道二(34)二分之一区域开设开口与副通管(2)内部相通,所述拨片(37)经开口延伸至拨动槽(313)内部,所述气塞(35)最大移动距离仍位于气道二(34)密封区域,所述限流盘二(32)与副通管(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流盘一(31)环形侧面通过固定机构(7)与副通管(2)活动连接,所述限流盘一(31)靠近限流盘二(32)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铲片(315),且铲片(315)的数量为十二个,三个所述铲片(315)为一组设置在一个限流孔一(312)外沿,四组所述铲片(315)对应分布在四个所述限流孔一(312)外沿处,每组中一个所述铲片(315)倾斜设置在限流盘一(31)的一侧外表面,另两个铲片(315)的倾斜角度依次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弧形槽(71)、卡合槽(72)、钢珠二(73)、铰球槽(74)、弹片(75),所述副通管(2)的内表面与限流盘一(31)对应位置开设弧形结构卡合槽(72),弧形结构卡合槽(72)的内表面开设弧形槽(71),所述限流盘一(31)环形侧面开设铰球槽(74),所述铰球槽(74)的内部设置钢珠二(73),所述铰球槽(74)的上端开设有出口,所述钢珠二(73)外表面三分之一经出口暴露在限流盘一(31)环形侧面并卡合至弧形槽(71)中,所述钢珠二(73)与铰球槽(74)之间设置弹片(75),所述弹片(75)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且弹片(75)向上顶压钢珠二(73),所述钢珠二(73)直径大于出口直径,所述限流盘一(31)的环形外沿位于卡合槽(72)的内部,且其通过钢珠二(73)与弧形槽(71)活动连接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远洋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远洋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7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保护芯片及其保护电路
- 下一篇:基于扫频激光器的雷达信号产生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