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口径三通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2749.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宛梦园;陆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远洋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5/05;F16L55/055;F16L5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苗奎 |
地址: | 224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三通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口径三通管,包括主通管与副通管,所述主通管与副通管一体式连接,所述副通管的内部对应主通管位置设置有一级缓冲机构,且一级缓冲机构的上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一级缓冲机构的两侧设置有限流机构,所述限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限流机构远离一级缓冲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二级缓冲机构,所述副通管内壁靠近二级缓冲机构的相对位置错位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片。通过在该装置添加一级缓冲机构与限流机构,使用时当水流从主通管进入副通管时,由于水流具有冲击力容易对副通管造成损坏,通过缓冲金属片配合气囊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水流直接作用在副通管管壁上,提高副通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通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口径三通管。
背景技术
无论是城市民用自来水供应还是在工业用水供应的场合,三通管作为一种管道分流的连接部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使用中还要分别在主管与支管上安装各自的控制阀门,以便于管路的维修和更换,为各支路分阶段供水提供保障。三通管作为连接件,在连接的牢固程度和密封性上具有较高的要求。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8169788U)一种大口径三通管件,包括三通管本体,所述三通管本体的内部焊接有金属内衬块,所述金属内衬块上设置有挤压片,所述金属内衬块上且位于挤压片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且位于滑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该大口径三通管件,通过管内里加装一层金属内衬,有效防止三通管的变形、破裂情况产生,提高良品率,大大降低的企业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通过设置挤压片、滑槽、压缩弹簧、缓冲杆、缓冲弹簧、弹性块、弧形缓冲板、通槽、支撑柱、限位槽、活动连接杆和挤压弹簧之间的联动关系,使得在进行热挤压的过程中对金属内衬片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成本。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的三通管均为内部平直的构件,中间不设置阻挡物等,但是由于内部平直,当水等液体从主管冲入底管时,不能够立即进行很好地分流,而且对底管壁冲击较大,长时间使用之后会使其发生凸起变形。现有技术中的三通管的三个支管之间大多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适用性差,还存在气密性不够好、容易漏液的缺陷,无法满足现在越来越高的管道连接要求;2.尤其针对于普通公共浴室所用的三通管连接件,此类环境下的水多为高温热水并添加净水剂明矾作为水体净化凝絮使用,然而三通管件在此环境状态下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堵塞,一旦损坏泄漏,高温热水迸溅会烫伤洗浴人员,因此难以较好的保证正常的使用状态。
为此,提出一种大口径三通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三通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口径三通管,包括主通管与副通管,所述主通管与副通管一体式连接,所述副通管的内部对应主通管位置设置有一级缓冲机构,且一级缓冲机构的上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一级缓冲机构的两侧设置有限流机构,所述限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限流机构远离一级缓冲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二级缓冲机构,所述副通管内壁靠近二级缓冲机构的相对位置错位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片。
所述一级缓冲机构包括缓冲金属片、隔热层、气囊、气孔、气道一,所述缓冲金属片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且其两端固定连接在副通管的内表面,所述缓冲金属片的位置与主通管对应,所述缓冲金属片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气囊,且气囊胶接在副通管内表面,所述气囊与缓冲金属片之间设置隔热层,所述副通管的内部位于气囊区域开设气孔与气道一,所述气道一呈柱形结构并与气孔垂直分布,所述气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等距分布在副通管内壁与柱形结构的气道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远洋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远洋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保护芯片及其保护电路
- 下一篇:基于扫频激光器的雷达信号产生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