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位滴定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3121.4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瑾;张玉平;刘宏玉;占正杰;易贤斌;喻攀;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艳景;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位 滴定法 检测 混凝土 外加 氯离子 含量 方法 | ||
1.一种电位滴定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5g混凝土外加剂,加入5~10mL硝酸溶液和100~300mL去离子水,随后加入0.5~1mL乙二醇溶液,并超声溶解5~10min;
(2)向步骤(1)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钠标准溶液和淀粉溶液,以银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500-600r/min条件下进行搅拌,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得到到达第一个滴定终点时消耗硝酸银体积V1,再加入与第一次所加氯化钠标准溶液相同体积的氯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个终点,得到第二个滴定终点时消耗硝酸银体积V2;
(3)空白试验:不加混凝土外加剂,其他重复步骤(1)和(2),得到空白试验中两个滴定终点时消耗的硝酸银体积分别为V01和V02,并计算得到硝酸银溶液的浓度c;
(4)计算结果: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硝酸银体积
式中:
V1—试样溶液第一次加氯化钠标准溶液后所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V2—试样溶液第二次加氯化钠标准溶液后总共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V01—空白试验中第一次加氯化钠标准溶液后所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V02—空白试验中第二次加氯化钠标准溶液后总共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
式中:
c—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
Xcl—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
V—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单位为mL;
m—混凝土外加剂样品质量,单位为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滴定至接近等当量点时,改为每次定量加入0.1mL硝酸银溶液,同时计算一次微商△E/△V的值,当△E/△V的值出现减小时即可停止滴定,滴定终点时记录的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为(V终)n,计算终点时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V终如下式:
式中:
(V终)n-2为滴定终点时记录的体积(V终)n减去0.2mL;
(Δ2E/ΔV2)n-1为(V终)n-1对应计算得到的二级微商值,(V终)n-1为滴定终点时记录的体积(V终)n减去0.1mL;
(Δ2E/ΔV2)n为滴定终点时(V终)n对应计算得到的二级微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
式中:
c—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
c'—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
V'—单次所加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V0—单次所加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V0=V02-V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氯化钠标准溶液体积为10mL,浓度为0.1000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硝酸溶液中,硝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未经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1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提高效率的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五轴机器人动平台及其五轴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