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6193.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洁丽;陈木莲;梁剑清;梁斌昊;周书政;范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4;C02F11/1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淤泥 处理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涉及淤泥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所述垃圾分拣机的第一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调整当前时刻所述垃圾分拣机的过滤网的速度;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振动分沙机处理淤泥的第二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调整当前时刻所述振动分沙机的振动频率,其中,所述淤泥从所述垃圾分拣机输出;获取所述振动分沙机输出的淤泥在所述缓冲箱的淤泥状态、所述淤泥脱水机的第三设备运行状态,调整当前时刻的所述淤泥脱水机的设备运行参数;获取所述淤泥脱水机输出的回排水在所述第一絮凝槽的絮凝状态,调整所述第一絮凝槽的药剂投加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淤泥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水环境治理中截污是保证治理效果的关键环节,但是城市的污水和雨水管网常常发生淤积堵塞的现象。污水和雨水管网中的淤泥的污染程度高,含水率高,不经过稳定化处理,淤泥无序排放,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虽然可以通过车载的小型化管道淤泥处理系统进行快速处理,但是对于车载的小型化管道淤泥处理系统在淤泥处理过程中容易由于淤泥一次处理过多导致淤泥处理的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淤泥一次处理过多或过少,导致整体的效率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供了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提升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淤泥处理效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管道淤泥处理系统包括垃圾分拣机、振动分沙机、第一絮凝槽、缓冲箱以及淤泥脱水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所述垃圾分拣机的第一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调整当前时刻所述垃圾分拣机的过滤网的速度;
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振动分沙机处理淤泥的第二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调整当前时刻所述振动分沙机的振动频率,其中,所述淤泥从所述垃圾分拣机输出;
获取所述振动分沙机输出的淤泥在所述缓冲箱的淤泥状态、所述淤泥脱水机的第三设备运行状态,调整当前时刻的所述淤泥脱水机的设备运行参数;
获取所述淤泥脱水机输出的回排水在所述第一絮凝槽的絮凝状态,调整所述第一絮凝槽的药剂投加量。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管道淤泥处理系统每一处理环节的输出进行运行状态监控,反向控制对应设备的运行参数(如过滤网的速度、振动分沙机的振动频率等),实现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从而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管道淤泥处理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系统运行的状态进行自适应调节,使得系统输出的淤泥满足要求,从而提升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淤泥处理效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道淤泥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所述获取当前时刻的所述垃圾分拣机的第一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调整当前时刻所述垃圾分拣机的过滤网的速度,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淤泥泵入流量、垃圾增加量以及第一淤泥输出流量,其中,所述淤泥泵入流量、所述垃圾增加量、所述第一淤泥输出流量均为所述第一设备运行状态的参数之一;
根据所述淤泥泵入流量、所述垃圾增加量以及所述第一淤泥输出流量,得到下一时刻需要设置的所述过滤网的第一过滤速度;
获取云服务器端提供的垃圾量参考值;
根据所述垃圾量参考值、所述淤泥泵入流量、所述第一淤泥输出流量以及泵入的淤泥浓度,得到下一时刻过滤网的参考速度;
将所述第一过滤速度与所述参考速度进行匹配处理,得到下一时刻所述垃圾分拣机实际设置的过滤网的带速。
因此,通过将云服务器提供垃圾参考量值结合当前的第一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得到参考速度,并将参考速度与实时计算得到的第一过滤速度进行处理得到需设置的过滤网带速,使得下一时刻垃圾分拣机运行的过滤网的带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带速变化过大影响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