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站储能的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6206.8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0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笑彤;王方敏;吕风波;齐步洋;贡晓旭;王坤芳;宋宝同;张宏宇;鞠力;席嫣娜;刘新萌;王晓冰;苏宁;宝海龙;梁英哲;王思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2;B60L53/53;B60L53/62;G06F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周春枚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站 配置 方法 | ||
1.一种充电站储能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充电站的样本数据;
基于所述充电站的样本数据,采用约束条件对储能电池进行配置,生成储能电池的配置模型,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充放电能量守恒、充放电功率约束、荷电状态约束、配电容量约束和电池容量约束;
其中,储能系统预定时段内执行至少一次充放电,其中,所述充放电结果用于保持所述储能电池的所述充放电能量守恒,在一日内充放电能量守恒,其约束条件如下式:
其中,Pb(t)表示储能系统放电功率,其负值为充电功率,单位为kW,T表示储能电池充放电周期,取24h;
所述储能电池在充放电时,基于所述充放电功率约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其中,所述充放电功率小于等于额定功率,大于最小允许功率,其约束条件如下式:
β×PB≤|Pb(t)|≤PB;其中,β表示电池充放电功率最小允许比例,PB表示储能配置功率,单位为kW;
其中,所述储能电池在充放电时,基于所述荷电状态约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处于预设的放电深度范围之内,并基于所述荷电状态以及所述充放电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额定容量,其约束条件如下式所示:
SOCmin≤SOCk≤SOCmax;上式中,SOCk表示k时刻的荷电状态,k∈[1,24];SOCmax表示电池最大允许放电深度;SOCmin表示电池最小允许放电深度;
SOCk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SOC0表示初始时刻的荷电状态;Pb(t)表示储能系统放电功率;EB表示电池额定容量;
其中,所述储能放电功率与所述电池额定容量满足如下关系式:
上式中,T1表示24小时时刻内的任意起始时刻,ΔT表示24小时内任意时间间隔,T1,ΔT∈[1,24];
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配电容量约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与负荷的结合值小于等于预先配置的配变容量;其中,安装储能系统后,其充放电功率,应确保与负荷叠加后不超过原有配变容量约数据,其约束条件如下所示:
Pc(t)-Pb(t)≤Smax;
上式中,Smax表示最大允许容量,取充电站配电变压器容量的80%;Pc(t)表示充电站负荷,即电动汽车充电功率;Pb(t)表示储能系统放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充电站的样本数据,采用约束条件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配置,生成储能电池的配置模型,包括:
从所述充电站的样本数据中随机选取多条数据曲线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基于所述充电站的样本数据中除所述初始聚类中心以外的数据曲线与聚类曲线的欧式距离进行聚类,获取聚类结果,其中,所述聚类结果包括多个样本曲线,所述样本曲线为除所述初始聚类中心以外的数据曲线中与所述初始聚类中心最近的负荷曲线;
获取所述聚类结果中每条负荷曲线在同一时刻的平均值,确定新的聚类中心曲线;
基于所述新的聚类中心曲线再次进行聚类,直至生成所述储能电池的配置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2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