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8565.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0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宏;夏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原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深度 保护 剂涂覆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清洗剂配合使用相关设备对导体进行清洁处理;将清洁后的导体进行干燥处理;将电子深度保护剂进行均匀加热处理;再将导体置于电子深度保护剂中浸涂、干燥,即可,本发明通过将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在导体的表面,通过电子深度保护剂分子基团的电子云与导体表面原子形成化学键,从而当有外在电场作用时电子云便产生离域作用,可显著提高导体元件表面导电性,进而有效降低趋肤效应,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实际上没有任何电流,电流集中在临近导体外表的一薄层,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传输交流电流时,尤其是高频电流时,由于趋肤效应的影响,将会导致导线的等效电阻增加,损耗增大,故如何降低导体的趋肤效应已成为各科研单位研究的热点,而目前,现有的降低趋肤效应的常见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用多股细导线并联代替相同截面积的单根导线来减低趋肤效应的影响;2、用空心导线代替相同截面积的实心导线来减低趋肤效应的影响;3、在导体表面镀银,以提高其表面导电性来减低趋肤效应的影响。
但是上述方法分别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比如方法1技术复杂,造价昂贵,会影响导线的机械性能;方法2技术工艺难度较大,应用范围较为局限;方法3造价昂贵,银容易氧化变色使其导电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采用清洗剂配合使用相关设备对导体进行清洁处理;
S2、将清洁后的导体进行干燥处理;
S3、将电子深度保护剂进行均匀加热处理;
S4、再将导体置于电子深度保护剂中浸涂、干燥,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的清洗剂选自CRC2125高闪点精密电器清洗剂。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的电子深度保护剂牌号选自RH-35电子深度保护剂、RH-55电子深度保护剂、YJ-9201电接触表面润滑保护剂或YX-9202电接触表面润滑保护剂其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的电子深度保护剂加热温度为35-4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导体在电子深度保护剂中的浸涂时间为0.2-2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导体在电子深度保护剂中浸涂的厚度为0.2-0.5μ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导体在电子深度保护剂中浸涂之后干燥的时间10-20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导体在电子深度保护剂中浸涂之后干燥的温度30-50℃。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方法在降低导体趋肤效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在导体的表面,通过电子深度保护剂分子基团的电子云与导体表面原子形成化学键,从而当有外在电场作用时电子云便产生离域作用,可显著提高导体元件表面导电性,进而有效降低趋肤效应,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电子深度保护剂涂覆在导体表面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原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原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8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