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流密集场所锁定密集接触者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8995.9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循;唐晖;郑香平;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16H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悦 |
地址: | 1008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流 密集 场所 锁定 接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流密集场所锁定密集接触者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所有进入人流密集场所的人员的人脸数据集和人体数据集;S2:采用人脸数据集和人体数据集训练人脸目标检测模型和人体目标检测模型;S3:将感染者的照片和人体特征输入人脸目标检测模型和人体目标检测模型,从而锁定目标,并对目标进行跟踪;S4:以目标为圆心,以预设的安全距离为半径画圆,在圆的范围内的除了感染者以外的其他人被认定密集接触者。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锁定密切接触者,且不会影响其他人,可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流密集场所锁定密集接触者的方法和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随着复工复学,公共场所的人流量显著增加,故人流量大且封闭性比较强的场所,如地铁,超市,商场或大型景点,仍然存在较大的传染风险。故在进入封闭性公共场所时,通常需要用AI测温技术进行人脸识别和体温测量,当检测人体温度超过阈值会发出红色警报,禁止该人员入内。同时,将AI测温技术与大数据相关技术结合,对感染人员进行14天活动轨迹跟踪,从而找出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员以防止感染扩散。虽然,AI测温系统结合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发现感染者,但是发现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的人员就比较复杂。
现有的排查密切接触者的方法主要有密切接触者主动上报;现场封锁感染者出现的区域对该区域的所有人员进行检测;通过公共场所的监控锁定密切接触者;或者根据感染者和相关人员的手机中的行走路线进行判断。首先上述方法都很难将密切接触者找全,因为上述方法大部分需要人工完成,且工作量很大,很难保证筛查人员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其次,若视频没有拍到密切接触者的正脸,或者拍的不是很清晰,就很难确认其身份,且仅从视频监控上很难准确确定其他人员和感染者的距离,故会存在一些人与感染者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即不存在感染风险,但仍然被列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最后,在人流密集场所进行现场封锁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在早高峰时间对某地铁站进行封锁,必然导致很多人员滞留,使得人流量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得感染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加,同时还会增加市民的心理压力,产生暴躁的情绪。故目前急需一种可以快速、准确、有效锁定密切接触者,而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人流密集场所锁定密集接触者的方法和系统,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锁定密切接触者,且不会影响其他人,可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染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流密集场所锁定密集接触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所有进入人流密集场所的人员的人脸数据集和人体数据集;S2:采用人脸数据集和人体数据集训练人脸目标检测模型和人体目标检测模型;S3:将感染者的照片和人体特征输入人脸目标检测模型和人体目标检测模型,从而锁定目标,并对目标进行跟踪;S4:以目标为圆心,以预设的安全距离为半径画圆,在圆的范围内的除了感染者以外的其他人被认定密集接触者。
进一步,当锁定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后,紧急通知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并将其进行隔离检测,同时将出现感染者的区域告知其他处于人流密集场所的人员,避免出现更多密切接触者。
进一步,步骤S1中还需要采集身份证和/或手机号码,人脸数据集包括身份证上的照片和现场实时拍摄的照片。
进一步,步骤S1中的人体数据集包括人体温度和体型信息,由红外成像仪获得。
进一步,步骤S3中以人脸目标检测模型为主进行目标识别,当目标检测装置没有拍到人脸或拍到的人脸不清楚时,以人体目标检测模型进行目标识别。
进一步,步骤S4中,建立实际坐标与目标检测装置中坐标的转换关系,将实际坐标中的预设的安全距离转换为目标检测装置中坐标的安全长度,并在目标检测装置获得的图像上做圆,从而确定圆范围内的密切接触者,计算密切接触者与感染者的实际距离,判断其是否落在安全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未经中国人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8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端发电装置的拆装工装及拆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用智能型吊轨载人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