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舒弹丝涡流纺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9062.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D02G3/04;D01H4/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6453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舒弹丝 涡流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舒弹丝涡流纺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涡流纺工序;所述开清棉工序中,将舒弹丝纤维与待混纺纤维按照混纺比例,进行第一次清花;将第一次清花所抓取的混合纤维进行打包,进行第二次清花。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舒弹丝涡流纺生产工艺,克服了具有较多卷曲的舒弹丝在梳理及涡流纺设备上的难纺的问题。使得所制备的涡流纺纱线具有持久的弹性,即使在断裂后仍具有弹性。并且用涡流纺所制备的纱线的条干均匀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流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舒弹丝涡流纺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舒弹丝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一种功能性纤维,舒弹丝纤维亲肤性、柔软性、弹性回复性好,弹力没有氨纶丝大,但弹性持久,耐强酸、强碱,不会像氨纶丝那样断裂,抗皱性能、保形性能好,而且舒弹丝纤维表面没有涤纶光滑,截面也不是圆柱形,而是不规的多边形,纤维间的抱合力要大于涤纶纤维,因此舒弹丝不会像涤纶那样起毛起球,舒弹丝的染色性能也非常好,织物的色彩可以很艳丽,因此该纤维的许多性能要优于普通涤纶,但其透气性、透湿性比涤纶纤维差。舒弹丝可以与多种纤维混纺,混纺后的纱线保持混纺纤维原有的优良性能,同时又获得了良好的弹性。
涡流纺的纺纱原理是,完成并条的棉条供给牵伸装置,经罗拉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在纺纱喷嘴入口处轴向气流的作用下沿螺旋形的纤维导引通道进入纺纱喷嘴。螺旋形纤维导引通道出口处设有针状阻捻件,纤维束在针部弯曲,使纤维束保持为不加入捻度的状态被引入涡流室。纤维束的前端受到已形成的纱线的拖拽作用被拉入纺锭内的纱线通道,并捻入新形成的纱中,成为纱芯。纤维的尾端在被前罗拉钳口握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中。当纤维的尾端不再为前罗拉钳口握持时,受到纺纱喷嘴内空气涡流的离心作用,不再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而是在纺锭入口处被旋转气流径向地驱散开,在空气涡流的带动下,倒伏在纺锭前端锥面上,同时随空气涡流进行回转,缠绕在随后的纱线,并经纺锭内部的纱线的通道输出。形成的纱线由近似呈平行无捻状纤维构成的纱芯和外围呈螺旋状包缠的纤维组成。故涡流纺具有速度块产量高等特点。
采用涡流纺制备弹性纱线,一般是采用氨纶包芯纱。但是此种氨纶包芯纱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氨纶长丝有可能断裂,则纱线则会失去弹性。如何制备一种长久使用仍具有弹性的涡流纺纱线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舒弹丝具有强力卷曲,与其他纤维混纺时可以使得纱线具有长久的弹性。
但是在对舒弹丝与其他纤维混纺时,由于舒弹丝的强力卷曲,增加了纺纱的难度。尤其舒弹丝在涡流纺纱技术上的应用,鲜有报道。探索舒弹丝与其他纤维在涡流纺设备上的纺纱工艺,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弹丝涡流纺生产工艺,解决了舒弹丝在涡流纺设备进行纺纱的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舒弹丝涡流纺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涡流纺工序;
所述开清棉工序中,将舒弹丝纤维与待混纺纤维按照混纺比例,进行第一次清花;将第一次清花所抓取的混合纤维进行打包,进行第二次清花;
所述梳棉工序中,梳理机的主要工序参数如下:锡林速度370r/min,刺辊速度960r/min,棉条输出速度165m/min,盖板速度120mm/min,盖板与锡林隔距 30.5mm/1000、27.9mm/1000、25.4mm/1000、25.4mm/1000、25.4mm/1000、 25.4mm/1000,锡林与道夫隔距28mm/100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并条工序中,采用三道并条,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干定量4.3g/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 1.3,前罗拉转速360m/min,自调匀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9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器材分类回收装置
- 下一篇: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