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4948.5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5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银丰机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7/10 | 分类号: | B21F27/10;B21F27/12;B23K11/00;B23K11/02;B23K11/36;B23K37/04;B23K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30160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柔性 生产线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包括自动配筋机、集线架、纵筋放置车、纵筋牵引车、自动焊机、网片牵引车,集线架与自动配筋机右侧面连接,纵筋牵引车、自动焊机、网片牵引车从右向左依次放置并连接,纵筋牵引车与集线架之间通过纵筋放置车连接,所述纵筋放置车上设有多个由分筋定位机构控制的间距可调的分筋限位槽,自动焊机包括下焊极块、间距可调的上焊极块、翻筋机构。其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不同密度的金属网柔性参数焊接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线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
背景技术
钢筋焊网作业中,纵筋是其实现焊接的工件原料之一,在焊接时需要将纵筋分筋排布成互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纵筋组,现有的焊网生产线只能排布固定间距的纵筋,设备适用范围窄,很难满足生产不同密度的焊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包括自动配筋机、集线架、纵筋放置车、纵筋牵引车、自动焊机、网片牵引车,集线架与自动配筋机右侧面连接,纵筋牵引车、自动焊机、网片牵引车从右向左依次放置并连接,纵筋牵引车与集线架之间通过纵筋放置车连接,所述纵筋放置车上设有多个由分筋定位机构控制的间距可调的分筋限位槽,自动焊机包括下焊极块、间距可调的上焊极块和翻筋机构;
所述纵筋放置车包括放置车上板、纵筋放置槽架,纵筋放置车在轨道架上滑动,分筋限位槽在纵筋放置槽架上沿前后方向阵列分布,所述分筋定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离合组件一,离合组件一固定在分筋限位槽下方并与纵筋放置槽架滑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方向与纵筋垂直的分筋同步带和固定在分筋同步带上的离合气缸,离合气缸带动离合组件一沿分筋同步带方向运动。
具体的,所述离合组件一包括固定在分筋限位槽下方的分筋定位套,分筋定位套与纵筋放置槽架滑动连接,“M”形拨叉与分筋定位套内壁转动连接,拨叉一端正对离合气缸,另一端正对分筋定位块上的凸块,分筋定位块位于分筋定位套内,分筋定位块穿出分筋定位套一端与固定在纵筋放置槽架上的分筋牙板相对面设有齿槽,分筋定位块远离分筋牙板一面固定有分筋弹簧。
具体的,所述上焊极块沿横筋轴向方向直线阵列分布并通过固定板与移动电机固定连接,移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与固定在焊机横梁左侧的移动齿条啮合的移动齿轮,带动上焊极块沿焊机横梁长度方向移动,上焊极块上安装有定位插片,下焊极块顶面为”V”形横筋定位槽,下焊极块上沿横筋轴向方向阵列分布有拉网槽,所述下焊极块底部固定有升降组件并与焊机滑道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翻筋机构固定在下焊极块右侧,包括多个沿横筋轴向方向阵列分布的导轮片组,导轮片组包括两片三级导轮片,所述三级导轮片)由三个扇形结构连接而成,扇形结构之间设有放置横筋的料槽,导轮片组之间通过三根连动轴连接,两片三级导轮片之间设有上升料钩,上升料钩与连动轴固定连接,连动轴通过翻筋电机驱动。
具体的,所述纵筋牵引车包括抓取机构、升降机构、行走机构,其中抓取机构上设有抓取定位板,纵筋牵引车左侧设有找正定位板,抓取定位板和找正定位板分别通过设置在导轨连接板上的牵引定位机构实现间距调整。
具体的,所述集线架包括径向截面呈三角形的金属框集线支架,所述集线支架上设有限位梁、落料拨片、终放筋板,所述限位梁通过摇臂、落料气缸实现启闭,所述落料拨片通过落料电机实现落料,所述落料电机与落料拨片通过落料杆连接。
所述终放筋板位于落料拨片下方,所述终放筋板通过放筋支撑板与集线支架铰接,固定在集线支架上的放筋气缸与终放筋板转动连接,终放筋板的底面向固定在集线支架上的筋溜板方向倾斜并与筋溜板抵接。
具体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焊机基座上的调节支座,每个所述调节支座上铰接有铰接支撑板,铰接支撑板的顶部通过上支座与下焊极块铰接,多个所述铰接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安装有推位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银丰机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银丰机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品质镁合金熔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船舶横纵倾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