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钣金件内孔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5373.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卢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德健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钣金件内孔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钣金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钣金件内孔定位装置,包括底座、限位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底座正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底板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柱,该汽车钣金件内孔定位装置,钣金件下移过程中,会对限位组件进行挤压,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连接块向上进行移动,并推动连接板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板进行移动,在挤压板的作用下,转动柱向两侧打开,此时钣金件对气囊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其进行收缩,其内部的气体通过固定柱进入气阀内,并通过气管进入转动柱内,从而移动杆进行下移,挤压块便对钣金件产生挤压作用,进而达到了对钣金件内孔稳定定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钣金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钣金件内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的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通过钣金工艺加工出的产品叫做钣金件。不同行业所指的钣金件一般不同,多用于组配时的称呼。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相关服务和配件也在逐渐完善,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一定包括汽车钣金以及汽车钣金件,然而钣金件在加工过程中,却存在以下问题:
1.钣金件加工设备往往缺少内孔定位装置,从而使得钣金件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偏移的情况,进而对于钣金件加工时的精准度产生严重影响;
2.部分钣金件加工设备设有简易的定位装置,然而其定位效果一般,使用过程中定位不稳定,进而对于钣金件加工时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对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迫在眉睫,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钣金件内孔定位装置,其具有可对钣金件内孔进行稳定定位的优点,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可对钣金件内孔进行稳定定位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钣金件内孔定位装置,包括底座、限位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底座正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底板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与限位组件靠近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顶端与挤压组件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底端固定安装有弹力绳,所述限位组件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挤压板。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恒压杆,所述恒压杆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顶部和底部内壁均活动连接有翻折杆,所述翻折杆左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弧形板,所述恒压杆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内壁固定安装有铁片,所述铁片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头,两个所述安装头的相背一侧外壁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头。
作为优化,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顶端固定安装有气阀,所述气阀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管,两个所述气管相背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底部外壁活动连接有挤压块,两个所述转动柱顶部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
作为优化,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内壁均活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靠近恒压杆的一侧与翻折杆左侧固定连接,使得滑块可在弧形板内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翻折杆的移动更加稳定。
作为优化,所述移动块的数量为四个,且移动块远离固定柱垂直中心线的一侧与移动头靠近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得移动块可随移动头的移动而移动,且移动过程不受固定柱影响。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板外壁均活动连接有固定环,且两个固定环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固定柱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可在固定环内进行移动,且在固定环的限位作用下移动更加稳定。
作为优化,所述挤压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挤压组件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固定柱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使得挤压组件可对待加工钣金件提供支持力,从而保证支持力的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德健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德健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