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陀螺信号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7373.2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聂宜云;管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钟心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陀螺 信号 数据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陀螺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计算机和能在所述计算机中运行的采集软件包,所述计算机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RTX实时操作系统;其中,所述采集软件包包括:界面管理软件,能够接收并响应用户的指令,且所述界面管理软件能监控及处理陀螺状态;实时采集软件,能实时测量壳体翻滚角及采集解算陀螺信号,且所述实时采集软件能将所述壳体翻滚角的测量值和所述陀螺信号发送至运动平台控制系统;在工作状态下,主程序框架能调用运行于所述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所述界面管理软件和运行于所述RTX实时操作系统中的所述实时采集软件并行工作。本发明能脱离运动平台独立运行,可靠性高,且其采用开放性结构、易于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陀螺信号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陀螺信号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陀螺伺服测试是将陀螺信号接入转台的反馈回路以形成闭环,此时陀螺成为转台的反馈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后,陀螺的漂移将导致转台轴的转动,通过转台轴上安装的高精度位置传感器及配套的数显系统就能反映出陀螺漂移的大小,也就实现了对陀螺漂移的测量。
用于陀螺漂移测量的伺服测试转台,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伺服测试转台对轴系摩擦力矩、角位置测量精度和分辨率以及闭环回路的控制特性有较高的要求,也一直是国内外研制的难点,国外类似转台虽然已有生产,但也不多见。此外,由于陀螺厂家与运动控制平台各厂家研制方向的限制也制约了伺服系统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陀螺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陀螺漂移测量时测量设备复杂及测量精度低的难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陀螺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计算机和能在所述计算机中运行的采集软件包,所述计算机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RTX实时操作系统;其中,所述采集软件包包括:界面管理软件,能够接收并响应用户的指令,且所述界面管理软件能监控及处理陀螺状态;实时采集软件,能实时测量壳体翻滚角及采集解算陀螺信号,且所述实时采集软件能将所述壳体翻滚角的测量值和所述陀螺信号发送至运动平台控制系统;在工作状态下,主程序框架能调用运行于所述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所述界面管理软件和运行于所述RTX实时操作系统中的所述实时采集软件并行工作。
优选的,其中,所述界面管理软件包括:指令参数设置模块,能接收用户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控制壳体翻转、采集所述陀螺信号和管理伺服位置误差解算;AD采集处理模块,能采集所述陀螺信号并进行数据转换计算;数据存储显示模块,能完成人机界面显示和数据存储;RS232串口3处理模块,能实时输出用户所需信息并发送至远程计算机;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指令参数设置模块能接收用户的指令并调用所述AD采集处理模块和/或所述RS232串口3处理模块工作。
优选的,其中,所述AD采集处理模块的采集周期为10ms至100ms。
优选的,其中,所述AD采集处理模块的采集范围为-10V至+10V。
优选的,其中,所述AD采集处理模块的分辨率为16位。
优选的,其中,所述RS232串口3处理模块将用户所需信息发送至远程计算机时的周期为1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