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标签汽车造型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8196.X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3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张文彬;廖军;罗皓;钱爽;雍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成 对抗 网络 标签 汽车 造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技术来根据指定标签生成汽车图片的方法,步骤为:1)获取真实汽车图片,并打上标签Fi;2)建立汽车图片对抗生成网络。3)得到汽车生成图片。4)计算汽车生成图片和真实图片中Fi标签数据组合损失;5)更新汽车图片判别器Di权重;6)更新汽车图片生成器G的权重;7)完成汽车图片对抗生成网络的训练;8)在汽车图片对抗生成网络中输入指定的h种标签,输出对应的汽车生成图片。本发明能够根据指定的条件标签,生成对应的汽车图片,丰富了生成图片的多方约束,使得结果更加精准、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成模型以及汽车图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标签汽车造型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是当代人群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汽车行业在汽车造型的设计中,由于设计师短期内能够设计的汽车造型有限,且从设计草图到比较完善的效果展示图需要较长的设计周期,同时设计期间会有各种不同需求从而产生不同修改,这都使得汽车的设计过程繁琐冗长。
除此之外,购车用户面对众多琳琅满目的汽车商品,也难以快速描述出自己想要的汽车样品。用户的目标车辆样式无法得到直观表达,经销商也因此不能明确用户需求,这都使得用户购车过程增加了复杂度。
而现有的汽车图片以及对应的标签数据,已经大量地散布在网络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其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训练、记忆能力,可以使模型在多种内容范围内快速生成出大量的目标数据,这恰恰满足了汽车设计师以及购车用户对迅速得到目标车辆样式图片这一要求。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生成对抗网络)是2014年提出的新兴概念,本身只是一个框架,可以灵活搭配各种损失函数以及生成器判别器进行设计。作为一个生成模型,可以用于对真实数据分布的建模和生成,最典型的就是图像领域。由于其内部训练对抗的机制,可以解决一些传统的机器学习中面临的数据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拓展在半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多任务学习等等领域中。
目前常用的条件对抗生成网络及其相关变种往往只能针对于某一维度上的条件,限定某一特征来生成对应图像,在汽车生成方面表现出来的结果,体现在生成出的图像内容单一,且约束针对性不足,不能满足人们在对多维度共同限定条件下得到目标汽车图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标签汽车造型生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真实汽车图片,并打上标签Fi。i=1,2,…,n。n为标签类别总数。
所述标签类别包括汽车颜色F1、汽车车头方向F2、汽车品牌F3、汽车车型F4、汽车型号F5、汽车占真实汽车图片的比例F6、车身材质F7。
2)建立汽车图片对抗生成网络,包括汽车图片生成器G和汽车图片判别器D=[D1,D2,…,Dn]。
所述汽车图片生成器G包括噪声条件合成模块和生成模块。生成模块包括一个批标准化层、若干上采样块和一个输出块。每个上采样块包括上采样层、3*3卷积层、批标准化层、ReLU激活函数层。输出块包括卷积层和Tanh激活函数层。所述生成模块输出汽车生成图片。
所述噪声条件合成模块将高斯噪声与指定的所有i种标签数据进行点乘,从而得到融合条件信息的点乘结果。所述噪声条件合成模块将点乘结果输入至生成模块。
汽车图片判别器D包括卷积层、LeakyReLU激活函数层、判别块。所述判别块包括卷积层、批标准化层,LeakyReLU激活函数层、输出块。所述输出块包括卷积层、ReLU激活函数层、全连接层、输出层。其中,ReLU激活函数层的输出传输至全连接层,得到输出值r1。ReLU激活函数层的输出与Fi标签的one-hot编码进行点乘,,得到点乘结果r2。输出层输出结果R=r2+r1。
汽车图片判别器Di的Fi标签组合损失Li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81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焊剂、包芯软钎料和软钎焊方法
- 下一篇:移动体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