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的顺反转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8394.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史海兵;张招胜;吴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域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22 | 分类号: | C07C5/22;C07C13/28;C07C15/50;C07C41/32;C07C43/225;B01J23/30;B01J37/08;C09K19/30;C09K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美月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末端 液晶 单体 反转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的顺反转位方法。该顺反转位方法包括:在惰性气氛的存在下,使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的顺反混合物、钨酸和氢氧化镧进行异构化反应,得到反式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钨酸和氢氧化镧能够发生反应,形成催化活性中间体;在上述催化活性中间体和惰性气氛的存在下,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的顺反混合物中的顺式结构能够转化为反式结构,从而大大提高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的反式结构的收率和纯度。同时上述顺反转位反应在无水环境下进行,催化剂为固态,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为液态,易于分离,从而能够实现催化剂的重复套用,降低工艺成本。此外上述工艺还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的顺反转位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高分子化合物是指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以液晶态存在的高分子,它既具有低分子液晶的取向有序性,又具有高分子的易加工等优点。处于液晶态的高分子能自组织生成各种有序结构,这种自组织能力赋予了液晶材料优异的特性,比如高强度和模量,或很小的热膨胀系数、优秀的光电特性等。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液晶化合物,它具有低粘度、低极性等优良的物性参数,将其用于混晶材料中可以显著改进LCD器件的陡度和视角,提高液晶显示器件的响应速度,在中高端STN和TFT液晶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现有文献报道了1,4-反式-取代的环己烷烯基化合物(1A)的E/Z的粗品,在苯亚磺酸及盐异构化条件下,产生75~80%的E-构型烯烃,如反应1-1所示。
芳族烯基化合物(2A)的E/Z的粗品,在苯亚磺酸及盐异构化条件下,产生70%~75%的E-构型烯烃,如反应1-2所示。
以上方程式中,R1表示(a)具有1到15个C原子的卤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其中该基团中一个或多个CH2基团可各自彼此独立地被-(CO)O-、-O(CO)-、-(CO)-或-O-以使得O原子不直接彼此连接的方式代替,或者表示F、Cl、Br、CN、OH、CF3、OCF3、SCN、NCS或SF5;(b)反式-1,4-亚环己基或亚环己烯基,其中该基团中的一个或两个不相邻的CH2基团可被-O-和/或-S-代替,且其中的H可被F代替;(c)1,4-亚苯基,其中一个或两个CH基团可被N代替,一个或多个H原子可被Br、Cl、F、CN、C3~C6环烷基、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或者单或多氟化的C1~C10烷基或烷氧基代替。
R2表示具有1到15个C原子的卤化或未取代的烷基,其中该基团中一个或多个CH2基团可各自彼此独立地被-(CO)O-、-O(CO)-、-(CO)-或-O-以使得O原子不直接彼此连接的方式代替。
苯亚磺酸及盐在非末端烯类转位广泛应用催化E/Z粗品转化为含70%~80%E-构型的烯基化合物。但以上E/Z异构化方法的缺陷是非末端烯烃异构化后,E-构型产物所达到的比例低,导致收率偏低,成本偏高,而且酸性体系下反应,污染大。
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改进方法来提高E-构型产物在物质中的比例,高纯度及高收率的烯烃的异构化方法具有很高的商业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的顺反转位方法,以解决采用现有方法合成非末端烯类液晶单体时存在反式结构的收率和纯度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域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域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8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说话人场景识别及网络训练方法、装置
- 下一篇:用于热交换器的管道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