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9094.X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宋静茹;李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A61P29/00;A61K31/5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姚晓丽 |
地址: | 541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汉果 衍生物 单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植物活性成分结构改造技术领域。所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其为式2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在保持罗汉果醇四环母核上各位点手性及功能基团不变的前体下,选择性将罗汉果醇的C‑24位衍生为单一羧基,而羧基的高反应活性便于进一步的衍生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植物活性成分结构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罗汉果,学名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干燥果实,具有润肺通便、止咳化痰的功效。罗汉果醇,英文名称mogrol,是罗汉果皂苷ⅠA1、ⅠE1、ⅡE、Ⅲ、Ⅳ、ⅣE、Ⅴ和赛门苷I等的母核苷元,属葫芦烷型四环三萜,该类三萜由于多羟基、高氧化、空间效应等因素造成化学修饰较难开展。
罗汉果醇是罗汉果体内代谢后的入血产物。在现有的研究中,利用罗汉果醇C-24,25位的邻羟基结构可以利用高碘酸氧化得到C-24位醛基的中间产物,进而利用醛基的反应活性制备胺基衍生产物。但是,由于天然产物的结构复杂性,相较于小分子反应,罗汉果醇C-24位醛基在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活性表现不佳,反应类型多有受限,因而限制了结构衍生的多样化。而羧基在天然三萜的结构修饰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但纵观为数不多的罗汉果醇的结构改造,目前还没有羧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抗炎功效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本发明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在保持罗汉果醇四环母核上各位点手性及功能基团不变的前体下,选择性将罗汉果醇的C-24位衍生为单一羧基,而羧基的高反应活性便于进一步的衍生化。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其为式2所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在保持罗汉果醇四环母核上各位点手性及功能基团不变的前体下,选择性将罗汉果醇的C-24位衍生为单一羧基,而羧基的高反应活性便于进一步的衍生化。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选取了便宜易得的氧化剂来源,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制得羧基单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中间产物M-1
取罗汉果醇1.5g-3.0g,溶解于15mL-50mL丙酮中,加入15mL-50mL纯水,升温至40℃-60℃搅拌5min-15min,得到罗汉果醇溶液;
取15mL-30mL丙酮、15mL-30mL纯水和0.3mL-1.0mL乙酸,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A;
取1.5g-3.0g高碘酸钠,溶解于上述混合液A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B;
将上述混合B缓慢滴加至上述罗汉果醇溶液中,滴加完毕后于40℃-60℃避光反应16h-30h,降至室温,减压除去丙酮后,萃取,有机相经干燥后浓缩,再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如式1所示的中间产物M-1;
步骤2: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
在室温下,将0.7g-2.0g步骤1得到的中间产物M-1溶解在10mL-20mL叔丁醇中,随后加入2mL-7mL的2-甲基-2-丁烯,得到混合液C;
将0.7-2.5g亚氯酸钠和1.2g-4.0g二水合磷酸二氢钠溶解于20mL-40mL纯水中,得到混合液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9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