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检测电路和样本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1174.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G01N21/64;G01J1/44;H03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检测 电路 样本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检测电路和样本检测装置,其中,该光学检测电路包括:光传感器,用于获取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滤波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便对滤波后的电信号进行采集;直流分量监控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未经过滤波处理的电信号的直流分量进行放大处理,以便对放大后的直流分量进行采集和监控。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对光传感器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以便对所述光传感器进行调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学检测电路和样本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样本检测时,由于血液样本中的细胞种类繁多,每种细胞的体积有差别,因此可以通过对细胞进行荧光染料染色,被荧光染料染色的细胞高速通过鞘流室时,采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电倍增管工作过程是光子通过光窗入射到光电阴极产生光电子,光电子通过电子光学输入系统进入倍增系统,最后阳极把电子收集起来,形成电信号。
现有技术中,往往直接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再经过AD(模数)转换,对细胞进行计数。但是,由该电信号无法直接反应光电倍增管的安装情况或者本身工作性能,在光电倍增管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的反馈,影响样本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电路和样本检测装置,能够对光传感器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以便对所述光传感器进行调试。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检测电路,该光学检测电路包括:光传感器,用于获取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滤波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便对滤波后的电信号进行采集;直流分量监控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未经过滤波处理的电信号的直流分量进行放大处理,以便对放大后的直流分量进行采集和监控。
其中,光传感器为硅光电倍增管。
其中,光学检测电路还包括反向击穿控制电路,连接硅光电倍增管,用于使硅光电倍增管工作在雪崩状态。
其中,反向击穿控制电路包括:偏置电路,连接硅光电倍增管,用于为硅光电倍增管提供偏置电压;增益调整电路,连接偏置电路,用于对输入硅光电倍增管的电压进行增益调整。
其中,偏置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的Vin引脚连接电源输入端,电源管理芯片的APD引脚连接硅光电倍增管,电源管理芯片的GND引脚接地;第一电感,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SW引脚;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SW引脚,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PUMP引脚;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偏置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Vout引脚和MONIN引脚,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FB引脚;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FB引脚,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Vout引脚,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FB引脚;第四电容,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Vout引脚,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增益调整电路包括:数字电位器;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输入参考电压,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数字电位器的W1引脚;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数字电位器的B1引脚,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容,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CTRL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1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