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输出电路、芯片及驱动输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1720.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宗杰;顾宇非;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澜起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输出 电路 芯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输出电路、芯片及驱动输出方法,所述驱动输出电路包括:计时模块,用于输出计时信号;自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第一导通电压;电荷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时信号生成第二导通电压;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上管以及与所述驱动上管连接的驱动下管,且所述驱动上管与所述驱动下管的连接点为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导通电压和所述第二导通电压均用于使所述驱动上管和/或所述驱动下管导通,以使得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输出信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混合驱动输出电路,并且可以同时兼顾栅氧可靠性和失电防漏电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输出电路、芯片及驱动输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系统的发展,采用不同工艺和供电电压的芯片被同时应用在一个系统中,它们之间需要遵循通讯协议完成彼此信息的交换。在一些情况下,芯片需要能够兼容不同的通讯协议。例如,芯片支持I3C协议以提高系统的传输速度,同时芯片也需要能够兼容I2C协议以便能够与仅支持I2C的芯片进行通讯。由此,对芯片的I/O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I/O电源电压要低于芯片核心电源电压,总线要能够支持数倍于I/O电源电压的电平,且要求当芯片未上电时,总线有电信号输入时无漏电。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如图1所示的采用栅跟踪电路和浮动N阱电路的输出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该电路在总线端电压(即,I/O外的PAD上所接的外部电压)为I/O电源电压VDD的两倍且电源端有电(即,芯片上电)时,可以实现I/O的强输出能力且兼顾栅氧可靠性和防漏电需求。但在电源端无电(即,芯片不上电),而输出级电路的输出端口有电信号驱动的情况下,不再能兼顾栅氧可靠性和失电防漏电的需求。此电路中各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若采用高阈值PMOS则可以解决电源端无电情况下出现的问题,但当VDD过低时,输出级电路中PMOS管即Po1却无法开启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驱动输出电路、芯片及驱动输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一种驱动输出方式——既可以保证较小的芯片电路面积和功耗,又可以同时在各种情况下均兼顾栅氧可靠性和失电防漏电功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输出电路、芯片及驱动输出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一种驱动输出方式,既可以保证较小的芯片电路面积和功耗,又可以同时在各种情况下均兼顾I/O栅氧可靠性和失电防漏电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输出电路,所述驱动输出电路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驱动并生成输出信号;所述驱动输出电路包括:计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的电平持续时间输出计时信号;自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第一导通电压;电荷泵模块,与所述计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计时信号生成第二导通电压;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自举模块和所述电荷泵模块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上管以及与所述驱动上管连接的驱动下管,且所述驱动上管与所述驱动下管的连接点为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导通电压和所述第二导通电压均用于使所述驱动上管和/或所述驱动下管导通,以使得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输出信号。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上管包括第一驱动上管和第二驱动上管,且所述第一驱动上管和第二驱动上管的连接点为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上管与所述自举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自举模块提供的第一导通电压并导通,以使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上管与所述电荷泵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荷泵模块提供的第二导通电压并导通,以使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预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预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上管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导通电压进行驱动并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上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澜起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澜起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17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