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在散热器上方的横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1742.5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孟旭;江松;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瑞悦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4;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散热器 上方 横梁 结构 | ||
1.一种固定在散热器上方的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本体(5),散热器本体(5)的两侧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座(6),散热器本体(5)的顶部固定有前保上安装板(7),前保上安装板(7)的顶部固定有散热器上横梁(8);
所述散热器上横梁(8)由不锈钢板利用切割打磨装置加工得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转动第一把手(407),带动转动台(406)上的第二螺纹杆(405)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405)与滑动座(404)的螺纹连接,配合第一滑槽(403)对滑动座(404)的限位作用,带动滑动座(404)在第一滑槽(403)内移动,从而调节两个夹紧组件(408)之间的距离,将不锈钢板的两端分别放在两组夹紧组件(408)中移动夹紧块(4083)和固定夹紧块(4084)之间,转动第二把手(4089),带动第三螺纹杆(4087)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4087)与固定板(4082)之间的螺纹配合,带动转动块(4088)向下移动,从而挤压移动夹紧块(4083)使其向下移动,以调节移动夹紧块(4083)与固定夹紧块(4084)之间的距离,对不锈钢板进行夹紧固定;
第二步、需要切割时,启动第一伸缩气缸(204),驱动其输出端推动第二切割台(203)在第一滑轨(202)上左右滑动,启动第二伸缩气缸(207),驱动其输出端推动第三切割台(206)在第二滑轨(205)上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切割底座(208)上的切割刀(213)移动至不锈钢板上所要切割的位置,启动第一电机(209),驱动其输出端带动主动皮带轮(210)转动,通过传动皮带(214)带动从动皮带轮(212)转动,从动皮带轮(212)带动第一转动杆(211)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213)转动对不锈钢板进行切割;
第三步、当需要打磨时,启动第三伸缩气缸(309),驱动其输出端推动第五支撑板(308)在第三滑轨(307)上做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驱动第二电机(313),驱动其输出端带动第一螺纹杆(314)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314)与移动座(312)之间的螺纹连接,配合滑杆(311)对移动座(312)的限位作用,带动移动座(31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打磨辊(321)移动到不锈钢板所要打磨的位置,再通过启动第三电机(315),驱动其输出端带动蜗杆(317)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318)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圆盘(319)上的打磨辊(321)在水平方向上绕着第二转动杆(316)转动,实现角度上的调整,启动第四电机(320),驱动其输出端带动打磨辊(321)转动,对不锈钢板进行打磨;
所述切割打磨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1)和第二工作台(11),第一工作台(1)的上方设有切割机构(2),切割机构(2)包括第一切割台(201),第一切割台(201)的底部与第一工作台(1)的上表面相固定,第一切割台(201)的上方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滑轨(202),第一滑轨(202)的上方设有第二切割台(203),第一切割台(20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204),第二切割台(203)的上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轨(205),第二滑轨(205)的上方设有第三切割台(206),第二切割台(203)的前端固定有第二伸缩气缸(207);
第三切割台(206)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切割底座(208),切割底座(208)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209),第一电机(209)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皮带轮(210),切割底座(208)的内部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211),第一转动杆(211)的一端固定有从动皮带轮(212),第一转动杆(211)的另一端固定有切割刀(213),从动皮带轮(212)与主动皮带轮(210)之间安装有传动皮带(214);
第二工作台(11)的上方设有打磨机构(3),打磨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板(301)和第二支撑板(302),第二支撑板(302)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板(305),第三支撑板(305)的上方设有第四支撑板(306),第三支撑板(305)的前端壁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滑轨(307),第三支撑板(305)的前方设有第五支撑板(308),第四支撑板(306)的上表面两侧固定有对称分布的第三伸缩气缸(309),第五支撑板(308)的前端两侧固定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座(310),两个固定座(310)之间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滑杆(311),第五支撑板(308)的前方设有移动座(312),移动座(312)的后端与滑杆(311)滑动连接,其中一个固定座(310)远离另一个固定座(310)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313),第二电机(31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螺纹杆(314);
移动座(312)的前端固定有第三电机(315),移动座(31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16),第三电机(315)的输出端固定有蜗杆(317),第二转动杆(316)的外侧固定有蜗轮(318),蜗杆(317)与蜗轮(318)相啮合,第二转动杆(316)的下方设有转动圆盘(319),第二转动杆(316)的底端与转动圆盘(319)的上表面一侧相固定,转动圆盘(319)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有第四电机(320),第四电机(320)的输出端穿过转动圆盘(319)且与转动圆盘(319)转动连接,第四电机(320)的输出端固定有打磨辊(321),打磨辊(321)位于转动圆盘(319)的下方;
第二支撑板(302)的上方设有夹紧机构(4),夹紧机构(4)位于打磨机构(3)的前侧,夹紧机构(4)包括夹紧台(401),夹紧台(401)的上表面两端固定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台(402),夹紧台(401)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03),第一滑槽(403)的内部设有滑动座(404),滑动座(404)与第一滑槽(403)滑动连接,两个固定台(402)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405),滑动座(404)与远离滑动座(404)的一个固定台(402)的顶部均设有夹紧组件(408);
夹紧组件(408)包括夹紧板(4081),夹紧板(4081)的一侧顶端固定有固定板(4082),固定板(4082)的下方设有移动夹紧块(4083)和固定夹紧块(4084),夹紧板(4081)靠近移动夹紧块(408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4085),固定板(4082)的上下表面贯穿设有第三螺纹杆(4087),两个夹紧组件(408)呈对称分布,且两个固定板(4082)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
所述第一工作台(1)位于第二工作台(11)的前方,第一工作台(1)和第二工作台(11)的下表面四个角处均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支撑腿(12);
所述第二螺纹杆(40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台(402)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405)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固定台(402)且固定有转动台(406),转动台(406)远离第二螺纹杆(405)的一侧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有第一把手(407);
所述夹紧板(4081)的底端分别与滑动座(404)与远离滑动座(404)的一个固定台(402)的顶部相固定,移动夹紧块(4083)位于固定夹紧块(4084)的上方,固定夹紧块(4084)的一端与夹紧板(4081)相固定,移动夹紧块(4083)的一端与第二滑槽(4085)滑动连接,移动夹紧块(4083)的顶部与第二滑槽(4085)的内部顶端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4086);
所述第三螺纹杆(4087)与固定板(4082)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4087)的底端固定有转动块(4088),转动块(4088)与移动夹紧块(4083)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三螺纹杆(4087)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把手(4089);
所述第二切割台(203)的顶部与第一滑轨(202)滑动连接,第三切割台(206)的底部与第二滑轨(205)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气缸(204)的输出端与第二切割台(203)的一侧相固定,第二伸缩气缸(207)的输出端与第三切割台(206)的前端壁相固定;
所述第二支撑板(302)位于第一支撑板(301)的上方,第一支撑板(301)与第二支撑板(302)之间固定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伸缩杆(303),伸缩杆(303)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304),减震弹簧(3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01)和第二支撑板(302)相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板(301)的下表面与第二工作台(11)的上表面相固定,第四支撑板(306)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支撑板(305)的顶端相固定,第五支撑板(308)的后端与第三滑轨(307)滑动连接,第三伸缩气缸(309)的输出端与第五支撑板(308)的顶端相固定;
所述第一螺纹杆(314)远离第二电机(313)的一端穿过固定座(310)且与另一个固定座(310)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314)穿过移动座(312)且与移动座(312)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瑞悦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瑞悦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17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