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段盖上开发楼层的局部降板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2367.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巧祥;吴茁;张书丰;王楠;王强;李红妍;郝哲峰;纪沐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巧祥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5/00;E04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段 盖上 开发 楼层 局部 板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段盖上开发楼层的局部降板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自下而上依次施作盖下结构中的地铁大库和汽车地库;在施作汽车大库的盖板时,在待施作的盖上结构投影范围内预留出局部降板区域;在局部降板区域内焊接安装降板,使降板顶标高低于盖板顶标高;在局部降板上施作盖上结构的地下室,在完成地下室的施工后,于地下室外围铺设覆土层,覆土层的顶标高低于地下室顶板的顶标高;完成覆土层的铺设后,继续地下室以上部分的盖上结构的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局部降板结构解决了原增设地下室方案所带来的问题,通过采用梁竖向加腋的方式减小局部降板方案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小汽车库结构的扭转位移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段盖上开发楼层的局部降板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住宅建筑方案设计中,为了增加住宅附加值,首层户型设置下跃地下室的做法对于普通白地住宅设计来说是常规做法。但对于车辆段上盖开发来说,由于结构转换复杂性,往往通常做法是将住宅投影下的覆土空间做一个夹层,空间比较浪费。
然而,在我们所设计施工的工程(王武庄车辆段)中,车辆段盖板上的住宅开发增加了地下室设计。这个地下室设计的空间就是利用了覆土层的夹层高度和大板局部降板的高度。这种空间巧妙利用,既不会浪费覆土夹层空间,也有效的增加了车库的层高。
但对于结构来说,本身的结构转换就比较复杂,需要超限评审。再增加设置地下室做法就再次加大了结构转换的复杂性。王武庄车辆段盖上开发楼层使用功能住宅自下而上依次为:地铁大库+小汽车库+8~11层,结构形式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梁顶标高位于小汽车库顶板结构顶标高。在转换层上方增设住宅地下室一层,结构方案进行优化,住宅塔楼投影范围内局部降板。典型结构剖面见图1所示。
但此做法是会对结构设计造成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在转换梁顶标高处造成1m的错层,这对传递水平地震剪力十分不利,削弱了地盘对上部住宅塔楼的嵌固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辆段盖上开发楼层的局部降板结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通过使盖上结构下方的降板高度降低至盖板以下,同时通过增加竖向加腋,从而减小局部降板方案造成扭转位移比不利的影响。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车辆段盖上开发楼层的局部降板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自下而上依次施作盖下结构中的地铁大库和汽车地库;在施作所述汽车地库的盖板时,在待施作的盖上结构投影范围内预留出局部降板区域;在所述局部降板区域内焊接安装降板,使所述降板顶标高低于所述盖板顶标高;在所述局部降板上施作盖上结构的地下室,在完成所述地下室的施工后,于所述地下室外围铺设覆土层,所述覆土层的顶标高低于所述地下室顶板的顶标高;完成所述覆土层的铺设后,继续所述地下室以上部分的所述盖上结构的施工。
所述降板的顶标高低于所述盖板顶标高1m;所述地下室顶板的顶标高比所述覆土层的顶标高高出0.3m。
所述盖板由若干纵、横向交错的平台框架梁组合而成,所述平台框架梁与所述降板外围的框架柱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并设置竖向加腋进行加固。
所述降板由若干纵、横向交错的型钢组合而成,所述型钢与所述降板外围的框架柱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在所述框架柱的上端部设置安装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向导向槽,所述竖向导向槽的底座位于所述降板底标高位置;在所述盖板上设置延伸至所述竖向导向槽上端部的水平导向槽;使所述型钢的一端位于所述水平导向槽中、另一端经吊机吊装并水平移动,以使所述型钢的两端分别移动至两侧的所述竖向导向槽中,之后沿所述竖向导向槽下沉,使所述型钢在设计位置就位。
在所述框架柱的上端部以及所述型钢的端部分别对应开设有水平向的螺栓孔,在所述型钢吊装就位后,在所述螺栓孔内插设螺栓以对所述型钢产生向上的支撑力,之后将所述型钢同所述框架柱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巧祥,未经许巧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知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