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建筑碳排放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2679.7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9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道;胡明聪;刘炳胜;肖冰;洪竞科;刘贵文;纪颖波;谭颖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4;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 排放量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既有建筑碳排放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既有建筑的预制构件,并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构件实施阶段的第一碳排放量;
确定所述既有建筑在建后维修阶段的第二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和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确定所述既有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构件实施阶段的第一碳排放量,包括:
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阶段的碳排放总量;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运输阶段的碳排放总量;以及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阶段的碳排放总量;
将所述生产加工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所述运输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和所述现场安装阶段的碳排放总量之和,作为所述预制构件在构件实施阶段的第一碳排放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包括:
确定所述预制构件的作业人员碳排放量;确定所述预制构件的构件材料碳排放量;以及确定所述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作业人员碳排放量、所述构件材料碳排放量和所述生产过程碳排放量,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阶段的碳排放总量;
其中,所述作业人员碳排放量由作业人员总工时和作业人员碳排放系数确定;所述构件材料碳排放量由构件材料使用量和构件材料碳排放系数确定;所述生产过程碳排放量由所述预制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能量和能源碳排放因子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运输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包括:
确定所述预制构件的构件运输碳排放因子、所述预制构件的运输质量以及所述预制构件的运输距离;
根据所述构件运输碳排放因子、所述运输质量和所述运输距离,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运输阶段的碳排放总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包括:
根据作业人员碳排放量和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碳排放量,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阶段的碳排放总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既有建筑在建后维修阶段的第二碳排放量,包括:
确定所述既有建筑在使用维护阶段的碳排放总量,以及确定所述既有建筑在拆除清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其中,所述既有建筑在使用维护阶段的碳排放总量由预制构件使用量、构件材料碳排放系数和维修过程中使用构件材料的次数确定;
将所述使用维护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和所述拆除清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之和,作为所述既有建筑在建后维修阶段的第二碳排放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既有建筑在拆除清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包括:
确定所述既有建筑在拆除清理阶段的建材耗费量、拆除设备载重量、拆除设备碳排放量以及拆除构件的运输距离;
根据所述建材耗费量、所述拆除设备载重量、所述拆除设备碳排放量以及所述拆除构件的运输距离,确定所述既有建筑在拆除清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
8.一种既有建筑碳排放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既有建筑的预制构件,并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在构件实施阶段的第一碳排放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既有建筑在建后维修阶段的第二碳排放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和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确定所述既有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既有建筑碳排放量的确定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既有建筑碳排放量的确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6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