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4840.4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吕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20;E04B1/21;E04B1/22;E04B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翠香 |
地址: | 570228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填充 结构 | ||
1.一种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1)、填充墙(2)、若干用以围设成主体框架的框架梁(3)和框架柱(4);所述主体框架定位连接于所述基础(1)的上方;所述填充墙(2)定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所述框架梁(3)和所述框架柱(4)内均沿轴向贯穿设有用以实现定位连接的预应力索具(5)和套设于所述预应力索具(5)外周的预应力波纹管(6);所述基础(1)、所述框架梁(3)和所述框架柱(4)均设有用以定位约束所述填充墙(2)的第一预埋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件(7)包括预埋体和固定于所述预埋体外端的定位体;所述定位体包括用以卡套于所述填充墙(2)的边部的凹槽面,所述凹槽面的两侧槽内壁贴紧于所述填充墙(2),所述凹槽面的凹陷底面分离于所述填充墙(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3)和所述框架柱(4)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3)和所述框架柱(4)均包括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杆件和分别设于所述混凝土杆件两端的柱端钢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框架梁(3)的所述柱端钢件包括两组,且任意一组所述柱端钢件具体包括梁端钢套(8)和穿设于所述梁端钢套(8)内的螺旋箍筋(9);
设于所述框架柱(4)的所述柱端钢件具体包括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杆件底端的柱脚钢靴(10)和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杆件顶端的柱端钢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4)内设有沿径向贯通、用以供所述框架梁(3)的所述预应力索具(5)穿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波纹管(12);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端贴合设有柱侧钢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1)的表面设有第二预埋件(14)和固定于所述第二预埋件(14)的抗剪键;所述框架柱(4)的底端贴合于所述第二预埋件(14)且卡入相邻所述抗剪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框架柱(4)设有自外壁径向向外延伸、用以支撑所述框架梁(3)的牛腿(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与所述填充墙(2)之间设有填充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复位填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具体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聚氨酯发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48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