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5061.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7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毅;李先军;赵云涛;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38 | 分类号: | G06T7/38;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视觉 检测 设备 图像 序列 匹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卡以及与所述控制卡连接的图像采集单元和上位机;
所述控制卡,用于当检测到待测物传送至起始位置时,生成一个待测物的标定信息,以及当检测到待测物传送至检测位置时,向图像采集单元发送帧触发信号,并记录发送时刻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信息;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帧触发信号后,对待测物进行采图,并将采图时刻对应的第二时间戳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卡;
所述控制卡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与第二时间戳信息发送至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与第二时间戳信息进行对比,若第一时间戳信息与第二时间戳信息一致,则将所述待测物的标定信息与图像信息进行匹配绑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待测物传送至起始位置时,生成一个待测物的标定信息,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待测物经过第一触发电眼时,生成一个ID号;
将所述ID号与所述待测物绑定;
后续待测物经过所述第一触发电眼时,ID号自动累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编码器;
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控制卡连接,用于监测和跟踪待测物的传送位置,并将待测物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与第二时间戳信息进行对比,若第一时间戳信息与第二时间戳信息一致不一致,则将所述待测物的标定信息与图像信息丢弃,做强制剔废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若干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与所述控制卡连接,并由所述控制卡向所述检测工位发送所述待测物的标定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检测工位包括依次设置且与所述控制卡通信的第一工位检测单元、第二工位检测和第三工位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工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待测物的形状或颜色质量;
所述第二工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待测物的三维缺陷,气泡,划痕,压凸与凹坑;
所述第三工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待测物中的可编码和可变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码图成像模块和发光模块;
所述发光模块用于照射所述采集区域,调整所述码图成像模块采集到的码图亮度。
8.一种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待测物传送至起始位置时,控制卡生成一个待测物的标定信息;
当检测到待测物传送至检测位置时,控制卡向图像采集单元发送帧触发信号,并记录发送时刻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信息;
图像采集单元在接收到所述帧触发信号后,对待测物进行采图,并将采图时刻对应的第二时间戳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卡;
控制卡将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与第二时间戳信息发送至所述上位机;
上位机将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与第二时间戳信息进行对比,若第一时间戳信息与第二时间戳信息一致,则将所述待测物的标定信息与图像信息进行匹配绑定。
9.一种视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系统;
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图像序列匹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50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