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铁矿抑制剂及其制备和在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8139.X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4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尧;倪潇;梁治安;衷水平;王乾坤;孙忠梅;鲁军;李继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B03D1/002;B03D1/018;B03D101/02;B03D101/06;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3611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铁矿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铜铅锌多 金属 硫化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铁矿抑制剂及其制备和在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的应用,所述黄铁矿抑制剂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丙烯酸10~20份,高分子化合物5~10份,异丙醇4~8份,催化剂0.02~0.05份。本发明所提供的黄铁矿抑制剂ZJ209环保无毒,制备方法简单,用量少,成本低,添加安全、使用方便。将本发明提供的黄铁矿抑制剂应用于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中,能够有效解决大量石灰来抑制黄铁矿造成矿浆pH过高、不利于分选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了铜铅精矿、锌精矿的浮选回收率。本发明提供的黄铁矿抑制剂可广泛适用于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物的浮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铁矿抑制剂及其制备和在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铁矿是影响多金属硫化矿的主要矿物之一,它通常与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有用矿物伴生。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一般先抑制黄铁矿,优先浮选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目的矿物,而矿物离子难免会造成黄铁矿不必要的活化。如何有效抑制黄铁矿,提高目的矿物的浮选指标成为多金属硫化矿浮选首要面对的问题。目前,黄铁矿的抑制剂主要分为无机抑制剂和有机抑制剂两大类,如石灰、氰化物等无机抑制剂和甘油黄原酸盐、聚丙烯酰胺、腐殖酸盐、木质磺酸盐等有机抑制剂。它们对黄铁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采用石灰来抑制黄铁矿,往往使用量大,造成矿浆pH较高,不利于目的矿物与黄铁矿的分离;氰化物为剧毒物质,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甘油黄原酸盐、聚丙烯酰胺、腐殖酸盐、木质磺酸盐等有机抑制剂对黄铁矿与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有用矿物的选择性较弱。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抑制能力强、选择性好且环境友好的黄铁矿抑制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黄铁矿抑制剂及其制备和在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的应用,该黄铁矿抑制剂高效、安全、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铁矿抑制剂,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丙烯酸10~20份,高分子化合物5~10份,异丙醇4~8份,催化剂0.02~0.05份。
高分子化合物采用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瓜尔胶中的至少一种。
较优地,所述高分子化合物采用淀粉。
催化剂采用过二硫酸钾和偶氮二异丁腈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黄铁矿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为:
在反应容器中分别加入丙烯酸、高分子化合物和异丙醇,加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催化剂,在85~90℃条件下反应1~4小时得到粘稠状的液体,即为黄铁矿抑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黄铁矿抑制剂对铜铅锌硫化矿物进行选矿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对铜铅锌硫化矿物的原矿进行浮选,采用硫酸锌作为硫化锌矿的抑制剂,上述黄铁矿抑制剂作为黄铁矿的抑制剂,丁基黄药作为硫化铜和硫化铅矿的捕收剂,通过两次铜铅粗选、一次铜铅扫选、三次铜铅精选浮选出铜铅精矿,并将得到的铜铅粗选尾矿采用硫酸铜作为硫化锌矿活化剂,上述黄铁矿抑制剂作为黄铁矿的抑制剂,丁基黄药作为硫化锌矿捕收剂,通过一次锌粗选、两次锌扫选、三次锌精选浮选出锌精矿。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磨矿,将铜铅锌硫化矿的原矿磨至细度为-0.074mm占85%;
S2、铜铅粗选:磨矿后,将矿浆质量浓度调节至30%,经两次铜铅粗选获得铜铅粗选精矿和铜铅粗选尾矿;按每吨原矿干重计,第一次铜铅粗选和第二次铜铅粗选中均先加入750~1500g/t的硫酸锌搅拌3min,再加入50~150g/t所述黄铁矿抑制剂搅拌5~10min,再按每吨原矿干重计加入20~40g/t的丁基黄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8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